第三部 耳語娃娃 第十三章 肢解娃娃(第2/5頁)



  “那麽,文森特的書稿究竟去了哪兒?”

  “哪兒也沒去,換句話說,那部書稿只存在於文森特的心裏,而從不曾被寫出來。書稿失竊,有人模仿殺人,僅僅是文森特心裏的一種合理化假想。他記不清自己幹了些什麽,但他知道那些事情發生過,所以,他以為那是一個竊賊所為。”

  “假冒的指紋又是怎麽回事呢?”

  “指紋是他自己留下的。”

  “這算是自首嗎?還是別的什麽意思?”

  “賽斯昨天說過的一句話很有趣,他問我,是否相信魔鬼的存在,我說不,而他相信。他說魔鬼的存在並不意味著某人在外面悠閑地散步,然後魔鬼就從草叢中跳出來,一下子依附在那人身上。幻覺就如同魔鬼,是一種緩慢的、漸進的腐蝕過程。在文森特剛剛產生幻覺的時候,他明確地知道那是幻覺,而且試圖尋求醫治。當然,他本人就是心理學者,同時,也因為自己的身份,不願意再給自己增加醜聞了。所以,他可能秘密求助了一些可依賴的朋友。賽斯昨晚從他的面部遲緩中瞧出了端倪,那是用藥至少一年以上才能產生的面部反應。所以這標志著文森特至少在一年前還求助過醫生,但是沒有效果,大約兩年前,他的幻覺出現頻率和強度都大大增加了。她開始變成他生活中的一部分,他開始對她言聽計從。這世界上最強大的力量,不是錢,不是權,更不是其他什麽東西,而是不厭其煩的耳邊細語。沒有人能敵得過這東西,他的抵抗意識,可能在三年間被消耗殆盡。於是,兩年前,他走出了最後的一步棋,文森特預示到自己可能犯罪,因而便提前進行準備。他留下自己的指紋,附在可能使用的兇器上,利用他最後的一絲清醒,希望在犯案之後立刻被警方抓住。然後,隨後被幻覺控制的他,將計就計。”

  “這話怎麽解釋呢?雙重人格?”

  “不,沒有雙重人格,那東西至今在醫學上也未被證明過,另外,所謂的雙重人格也是交替出現的,控制身體的只有一種人格,而另一種人格不可能知道他做了些什麽。精神分裂則不同,他分裂出的幻覺,同樣是文森特自己。他當然知道自己留下了指紋證據,因此將計就計,把自己的手指劃傷,讓傷痛快覆蓋在指紋上,因而留下了新的破損指紋。我敢打賭,即使我沒有發現指紋的秘密,即使漢考克還活著,狡猾的被控制的文森特會在最關鍵的時候——也就是那件證物被呈上來的時候,自己揭露這個秘密的。

  “文森特在進行了最後一步反抗之後,便完全聽命於幻覺。他為她找到了住處,為她尋找禮物。但這些都需要錢。要麽是幻覺部分,要麽是他被控制的部分,想到了一個聰明的主意。為了不引起懷疑,他得合理地從帳戶中劃出一筆錢來。於是,他去購買了兩件同一款式的貂絨大衣,價格不菲,刷卡付費;而後,去退貨,把它們折換成現金,這其實也是最簡單的洗錢方式。我們被誤導了,認為漢考克的分析也有道理,他把衣服贈送給被害人。而賽斯總覺得其中包含文章,便去商場作了核實。文森特有了現金,便請人作畫,裝點房間。利用他的讀者也花不了多少錢,另外,他能得到他需要的藥劑,並學會爆破制造的理論。他把自己的汽車藏起來,作案後就改變一種顏色。可以說,他的汽車就是流動的殺人空間。從犯罪動機上來說,文森特是個機會主義者,凡是接近他的人,都可以當做目標。他進行活體切割,是為了保證禮物的新鮮程度。禮物腐敗,他就再去狩獵。瑪格麗特是唯一的例外,賽斯覺得在殺她的時候,文森特猶豫過。所以,他沒有房間裏下手,也留下了各種痕跡。可惜最後,幻覺還是占了上風,他的車子就依靠在附近,他取出工具,幹掉了她。”

  “嗯,最後一個問題,”琳達忽然想起來,“那麽,屍體找回來的腿部,都有一個小小的缺憾——腳指甲被取走了,這是為什麽?”

  “我不知道,”楊克回答得挺幹脆,“可以說,在這個瘋瘋癲癲的案子中,我什麽都不知道。這同幾年前認識賽斯時的那個案子截然相反,”他翻腕看看手表,“我們為什麽不去醫院看望賽斯,讓他自己給出一個答案呢?”

  ……

  “我的兒子……”雷那德·布萊恩教授欲言又止。

  賽斯·沃勒靠在床上,他的左手腕纏了一圈又一圈的繃帶,比右臂短一截。

  他的左手,頭一天晚上留在電鋸邊上了,他對此並不後悔,所而覺得很輕松。也許他只是救了一個殺人犯的性命,但至少凱瑟琳也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