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指控 第六章 大家夥(第3/4頁)



  過了好半天,他才重新回到爆炸發生的房間,這裏已是面目全非,衣櫃早就化成了一堆黑乎乎的焦炭。

  但是地板上留下的深色痕跡,還是證明了兩件事——第一,它們確實是汽油燃燒過的痕跡;第二,這裏也正是燃燒的起源點。在這裏,他還找到了其他的一些東西,一些像是塑料物品留下的燃燒殘留物。兇手可能用一只隨處可見的塑料盆來盛放燃劑。當梅爾遜按動開關之後,爆炸的燈泡攜帶著火焰,迅速地點著了燃劑,形成了一發不可收拾的大火。

  楊克在那裏蹲了好一陣子,然後一路往回走,這期間,他不敢低頭去看梅爾遜一路跑過的痕跡。

  樓梯口處,楊克又一次停了下來。那些燒糊了的肉味似乎總是揮之不去,他有些喘不上氣來,用手撐著墻壁,再次蹲了下來。

  “拉爾夫偵探。”有個警員在下面喊他,“瞧瞧我們找到了什麽?”

  楊克連忙想要站起來,這動作叫他的腿部肌肉一陣撕裂的疼痛,他不得不緩了緩,左手撐地打算慢慢把身子弓起來。

  忽然,他的手指碰觸到了二樓地板和樓梯的接合處,指頭戳在那上面的一道縫隙上。

  這縫隙,在他和昨天來的時候,因為被地毯覆蓋,是看不到的。

  楊克小心翼翼地順著縫隙,將那塊大約半英寸厚的鐵板翻了起來,右手扔下了拐杖,在下面試探性地摸索了一陣。

  須臾,他將一個塑料袋提了出來。

  這個大約三分之二英尺長的塑料袋中,赫然裝著一把折疊好的斬骨刀,上面斑布了血跡。

  楊克則塑料袋轉了幾個方向,從刀柄處發現了一枚模糊的指紋。

  樓下的警員已經迫不及待地走上來,盯著楊克手中的玩意兒顯得十分驚訝,“這是……殺人工具。”

  “不,”楊克在警員的攙扶下站了起來,“這次的殺手從不用器械殺人,他更多是在使用自然的力量。然而這把刀,卻是他用來從被害人身上獲取戰利品的。”

  楊克的聲音一反常態地平靜,令警員再次感到驚異。

  “你在樓下找到了什麽?”

  “這裏,”警員將楊克帶到門邊,指著門窗釘死的一處木板說道,“血的痕跡。”

  楊克靠近那一塊深褐色的痕跡看了看,又回頭去審視樓梯的位置。

  “有人跑下樓梯,而後,在這裏,撞上了房門。門把手上有殘留指紋嗎?”

  “那裏沒有任何發現。”

  “他不是這個房間的主人,也許只是個不速之客。大概他就是我們的報案人了。叫鑒定科的人過來,刮取痕跡上的DNA,還有,”楊克把腋下夾著的袋子交給警員,“這兇器也要拿給他們化驗。”

  楊克吩咐完,一瘸一拐地向院子走去。

  草叢中留下了些許腳印,看得出來,那個人受到了相當大的刺激,以至於無法沿著正確的路徑走出來。楊克最後把目光落在圍墻邊的一處腳印上,他在這裏站了一會兒。他做了些什麽?給警方打電話,有這個可能。

  這一天的收獲不小,特別是那枚斬骨刀上的指紋。至於其他的,楊克不感興趣,那些東西和兇手沒什麽聯系。

  他最後回頭看看那棟燒毀的建築,一陣傷感油然而生,他低垂了纏滿白紗布的大腦袋,慢騰騰地向挖掘後院的警員走去……

  漢考克偵探長,是第一個得知梅爾遜去世消息的人。他為此難過了好一陣子。

  梅爾遜一直以來都是他堅定的跟班,他也有理由為他難過,當然,這裏面也包含了一些自己的成分。他想不出有誰可以更好的接替梅爾遜的位置。作為偵探長,考慮些人事方面的問題倒也無可厚非。到了最後,可憐的梅爾遜也就變成了小說讀者們眼中“過場人物”,死就死了,不值得扼腕嘆息,更不需要假惺惺的擠出幾滴眼淚來。偵探小說裏總要有些人死得不明不白,現實生活也一樣,假如故事的編造和現實的案例並不見得一致,那也沒什麽大不了,至少,生活和假想的殘酷程度,算得上是一處吻合。

  漢考克先生這幾天,沒什麽工夫搭理他英俊的外表。他沒心情刮胡子,下巴和臉頰便因此拉拉茬茬的;他也懶得換洗,在邁阿密這樣的天氣下,就隱約透出了些怪味;他的領帶幾乎不曾摘下過,松松垮垮地繞在脖子上;然而,這時候的漢考克先生,眼中卻散發出一股勝券在握、雄心勃勃的光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