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如影隨形(第6/13頁)



麥濤正坐在對面看著自己。艾西假裝不露聲色,把評分表給扣了過去。

艾西是洞察人性的個中高手,他深知先發制人的意義,首先開了口:“幾位領導和專家,我還年輕,不敢亂說話,不過我是這麽想的:咱們在這裏拿著計算器求平均值,耽誤半個小時也不劃算,賽場還等著咱們回去宣布呢!不如咱們討論一下來得方便,反正要評出的只有兩個——獲勝方和最佳辯手,其他的無足輕重。咱們討論一下,各位,你們說呢?”

老先生們都覺得這個方法省時又省事,紛紛同意;歌星倒是很謙虛,表示對此沒什麽概念,隨大家就好;麥濤盯著他看了看,也沒提出反對意見。

那就這麽定了唄!

於是,十分鐘的熱烈討論,艾西巧妙地退居二線。實際上,他連辯手們誰是誰都弄不明白。

幾位老先生很快達成了一致。奇怪的是,麥濤對這個結論並不滿意。以他小小的年紀,跟一幫老家夥據理力爭,艾西夾在中間很為難。

最終,他想要和麥濤套個近乎,立馬翻臉支持麥濤。扯了半天的皮,到頭來一邊占了一半,算是達成了妥協。

被學生會押著往回走的路上,麥濤要去洗手間,艾西馬上跟了過來。男人在洗手間裏那档子事,不說也罷,地球人都知道。拉開褲鏈,不等艾西搭訕,麥濤先說話了。“我,認識你嗎?”“不,不,不認識。”艾西心裏發慌,臉上可沒啥表示。“那你為什麽老盯著我看?”“交個朋友唄!”這倒是真心話,“今天就咱們兩個算是年輕人,歌星跟這事沒什麽關系吧,所以我想和你認識一下。”“哦。”

麥濤沒說行,也沒說不行,拉上拉鏈,揚長而去。

這人還真是挺奇怪啊,艾西心裏說了一句,也跟著走了出去。回到賽場上,按照預定的順序,當然就是揭曉評比結果,一分鐘的事兒。領導站起來,滔滔不絕地說了一分鐘,噱頭是搞得很過癮了,其實人家台上選手和台下觀眾,只在乎一個結果而已。

有人勝自然就有人敗,勝敗乃兵家常事,這個不足為奇。如果幾位辛苦準備的辯手們知道評比如此草率,想必是要罵街的吧。反正大局已定,就這麽著吧。

S公司作為主辦方,不愧是經驗老到,他們對於會場的權力進行了合理的分配。首先,評分階段是照顧了學校方面的,宣布比賽結果自然也要給學校領導一個面子。但賽後發言就不同了。如果讓領導發言,難免有些陳詞濫調的東西,這對媒體宣傳起不到任何幫助。因此,辯論開始之前,艾西便得到通知,由他來發言。

事情是這麽安排的,艾西也是這樣準備的。話題很好找,今天下午發生在咨詢中心的事件不正是個恰如其分的論點嗎?沒想到,主持人忽然說:“有請年輕的心理學者、前犯罪心理師麥濤先生,來為大家作精彩的點評!”

嘩啦啦,台下一片熱烈的掌聲。

震驚的不止艾西,麥濤更是合不攏嘴。

該死,哪個渾蛋泄露了我的身份?!麥濤暗自咒罵著。……“過了立秋,西瓜就不能吃了,是吧,親愛的?”唐彼得把大塊大塊的瓜瓤盛到碗裏,隨後啃起了瓜皮。

鮮紅的、脆脆的瓜瓤是給媳婦的,瓜皮上面還剩下一厘米厚度的瓜肉,那是留給唐彼得自己的。

他咬了一口,入口的感覺是肉乎乎的,不脆不沙也不甜,口感跟冬瓜差不多,味道還不如黃瓜。於是,他便自言自語道:“這是最後一個瓜,今年不能再買啦。”

他的自言自語並沒有得到回復,因為媳婦並不在身邊。於是他又念叨著:“唉,我跟你說過好幾遍了,自打慷慨的老板把他的咖啡廳轉給我之後,你實在沒必要再去上班了。何苦呢,奮鬥了這些年,在家裏享享清福,不好嗎?”

在唐彼得眼裏,老婆是個閑不住的女人,甚至有點女強人的意味。她從來不願輕易接受別人的施舍,即便是接受了咖啡廳這一宗厚禮,她也覺得那始終是丈夫的事。她並非願意吃閑飯、被男人養的那種女人。於是,她繼續去上班,她在公司裏的職位比較重要,於是早出晚歸就成了家常便飯。

接受咖啡廳之前與之後,唐彼得沒什麽變化,至少在家的時候沒有。妻子沒回來,他就成了家裏的賢內助,洗洗衣服,做好晚飯。雖然等她共進晚餐是個不現實的事,但他還是總為妻子準備些零食和水果。

現在,唐彼得啃著瓜皮,一邊把腿放在茶幾上,一邊百無聊賴地看著電視。電視裏,一場現場直播的辯論賽吸引了他的注意。預防暴力犯罪?唐彼得從來沒有想過這樣的話題。論題還算有趣,正反雙方的辯手也非常賣力。雖然他們還年輕,經驗不足,甚至時不時說錯話,可是總的來說,表現還算差強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