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第2/4頁)

“啊!戰爭期間,有可能,但如果是這樣,我就更不知道了。”

“這些女孩中誰和她關系最好?”

“我可以告訴你兩三個人——但她跟所有人都不是太熟。”

他們能從喬埃莉特那兒了解到的有用的信息也只有這些了。

給她看過粉盒後,她說安娜有過一個那樣的粉盒,但大部分女孩都有那樣的粉盒。安娜可能在倫敦買了件皮毛外套——她並不知道。“我,我一直都忙著排練、舞台燈光和處理我生意上的問題,我沒空關心我的藝術家們穿什麽。”

詢問過喬埃莉特後,他們按照她提供的名字,問了那幾個女孩,其中有一兩個跟安娜的關系還不錯,但她們都說安娜之前很少說起自己,一個女孩說,她談論自己的時候,大部分說的都是假話。

“她愛編故事——一會兒是大公爵的女人——一會兒是英國富翁的女人——一會兒在戰時如何為秘密抵抗組織工作,還有如何成為好萊塢明星的故事。”

另一個女孩說:

“我覺得她之前過的就是乏味的中產階級生活,她喜歡待在芭蕾舞團,因為她覺得這很浪漫,但她並不是一名優秀的芭蕾舞者,能夠想象得到,如果她說:‘我父親是亞眠的服裝商。’那就不浪漫了!所以她便編起了故事。”

“甚至到了倫敦,”第一個女孩說道,“她時不時跟我們提到一個有錢人要帶她環遊世界,因為她讓他想到了他在車禍中去世的女兒。真會吹牛!”

“她告訴我她要和蘇格蘭一位有錢的勛爵在一起了,”第二個女孩說道,“她說她要去那兒獵鹿。”

這些都沒什麽用,只能說明安娜是個謊話連篇的人。她確實沒有和貴族在蘇格蘭獵鹿,同樣也不太可能正躺在環遊世界的遊艇的遮陽甲板上。同樣,也沒有任何充分的理由證明,在拉瑟福德莊園的石棺裏發現的屍體就是她。幾個女孩和喬埃莉特看過照片後,都顯得很猶豫,不能肯定那是安娜。她們都覺得,這個女孩有點兒像安娜。但說實話,整張臉都腫了起來,也可能不是她。

現在唯一可以確定的是,在十二月十九號,安娜決定不回法國,二十號,一個和她長得很像的女人乘坐下午四點三十三分的火車去往布拉克漢普頓,然後被勒死了。

如果石棺裏的屍體不是安娜,那她在哪兒?

對於這個問題,喬埃莉特的答案十分簡單,全在意料之中。

“和男人在一起!”

這也許就是正確答案,克拉多克思考著,有些失落。

還有一種可能性必須得考慮——她們無意中提到安娜曾經提過,她有一個英籍丈夫。

那位丈夫會不會是埃德蒙德·克瑞肯索普?

聯想到那些女孩所描述的安娜,這看起來不太可能。更可能的是安娜曾經和瑪蒂娜很熟,了解事情的每個細節。也許是安娜給艾瑪寫了那封信,如果是這樣,安娜應該不敢回答任何驗明她身份的問題。也許她認為和芭蕾舞團斷絕聯系是更為謹慎的做法。還是那個問題,她在哪兒?

而又一次,喬埃莉特那個猜都能猜到的回答看起來可能性最大。

和一個男人在一起……

2

離開巴黎前,克拉多克和德森探討了瑪蒂娜這個女人的問題。德森傾向於同意他英國同行的意見,這件事可能與石棺裏的女屍沒有關聯,但他也認為還需要進一步調查。

他讓克拉多克放心,說偵查部門會竭盡全力搜尋南岸第四團中尉埃德蒙德和一位教名為瑪蒂娜的法國女孩的結婚記錄,時間——臨近敦刻爾克淪陷之前。

他也提醒克拉多克,不一定能找到相關的記錄,那塊地區當時被德軍占領了,之後在德軍入侵期間也受到了重創,許多建築和記錄都被毀了。

“只有這一個問題,其他方面我們也會竭盡所能。”

說完後,兩人互相道別。

3

克拉多克剛回到警察局,情緒低落的韋瑟羅爾正等著匯報情況。

“長官,克雷桑埃爾維斯一百二十六號——只是一個臨時的通信地址,那地方很大。”

“有人能證明她的身份嗎?”

“沒有,他們沒見過照片上的女人在那兒收過信件,我也覺得他們認不出——差不多是一個月前了,而且很多人共用這個地址。這個地址實際上是學生公寓。”

“她可能在那兒待過,用其他的名字。”

“如果是這樣,他們不會認不出照片上的她。”

他繼續說道:

“我們走訪了周圍的旅館——沒人用瑪蒂娜·克瑞肯索普的名字登記過,在接到你從巴黎打來的電話後,我們又用安娜·斯特拉溫斯卡這個名字查了一遍,她和舞團的其他人在布魯克格林一家廉價酒店入住過,那裏劇院很多,演出完後,她在十九號星期四的晚上退房了,有記錄的就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