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高川的第一次推理

01_

“這就是在西郊公墓發生的事情。”駱松說著,將一沓照片遞給了高川。

高川接過照片,頓時被照片中的場景震撼得瞪圓了雙眼,深深地倒吸了一口氣,拿著照片的手止不住顫抖起來。

高川盯著手中的墓園案發現場的全景照片,視線從被纏繞著屍體殘塊的十字架移到了十字架前的三塊墓碑上。他又翻到下一張照片,是從十字架背後往前拍的,正好從正面拍下了這三塊緊挨著的墓碑,墓碑上的名字清晰可見。他用手輕輕撫摸著照片中程卉卉的墓碑,嘴裏輕輕呼喊著——“卉卉……”

“兄弟,你沒事吧?”駱松關切地問道。他能夠理解高川此刻的心情。

高川重重地晃了晃腦袋,做了一次深呼吸,才從震驚之中緩過神來,很快控制住了情緒,繼續翻看照片。剩下的照片,是六塊殘肢的特寫。

“殘肢的歸屬已經確定了,分別是劉永昌的頭,王昭的軀幹,袁睿的右前臂,卓洋的左前臂,徐銘的左小腿,林旭的右小腿。”

“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麽只有前臂和小腿?”

“我覺得這沒什麽問題,你知道的,一般分屍都不會保留完整的四肢,屍體被肢解得越零碎,在拋屍之後被發現的概率就越小。”駱松說道,“本案的兇手在分屍的時候將手臂和腿分別分成前後兩段或更多,在組成人形的時候,沒有必要拼接完整,只要達到‘形’上的特殊意義就可以了。”

高川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像是認同了駱松的看法。

駱松繼續說道:“現在殺人動機已經顯而易見了,有人在為程老師一家復仇。至於與程家滅門案無關的徐銘和林旭被殺,上一次咱倆見面時,你已經推斷出動機了。你說猥褻案被害者王璐璐的自殺是城市周刊的記者陸續被殺的導火索,兇手不僅是在為程家復仇,還同時在向整個媒體界發出警告。我認同你這個觀點。目前看來,程雲浩的犯罪動機最為強烈。”

“我仍然堅信雲浩不會殺人。”高川堅定地說道,“兩起墜樓案都沒有在現場發現腦漿,這是最大的疑點,袁睿和卓洋是假墜樓也是有可能的。”

“呵呵。”駱松突然覺得又好氣又好笑,“袁睿有什麽殺人動機?”

“這我就不知道了,查動機是你們的事情,但我確實有懷疑他的理由,在後面我會按照我的推理節奏慢慢跟你說。”

“那卓洋呢?你的想象力十分大膽,你懷疑袁睿也就罷了,卓洋怎麽可能會是兇手?”

“我只是列舉可能性,卓洋至少有殺李兆楊的動機。”

“他那種樣子,能策劃並實施這一場令我們焦頭爛額的連環殺人案?”

“嘿嘿,我查過資料了,自閉症兒童中有三成患者的智商高於常人,盡管無法正常與人交流說話,無法參與最普通的社會活動,不懂他人的情感表達,看上去像個智障殘疾者,但實際上大腦十分清醒,也有同於甚至高於正常人的讀寫及思維能力。他們不是沒有情感,只是不懂如何正確表達情緒,這種自閉症在醫學上被稱為‘高功能自閉症’。”

“你真的懷疑是卓洋?”

“不是簡單的懷疑,我只是在從精神分析學上對兇手進行心理畫像,而最具備成為殺人兇手條件的,正好就是這兩個墜樓而死的人,你們不覺得很奇怪嗎?”高川嚴肅地說道,“在這個兇手成為殺人狂之前,表現出來的應該是回避型人格,自卑、自閉、孤僻、悶不吭聲,在工作和生活中受到再大的委屈也只是默默忍受。然而在他的精神世界裏卻一直潛伏著反社會人格,他壓抑得太久了,一定是遭受了什麽重大的突變,導致反社會人格突然爆發出來。回避型人格是他的人格面具,反社會人格才是他的真實人格。至於反社會人格的成因,則可能是由於童年時期的某件事造成的特殊的心靈創傷而導致的。”

“人格面具?”

“對,根據榮格的精神分析中的人格面具理論,一個人為了適應社會與環境,會將自己的真實人格隱藏起來。每個人都有人格面具,你有,我也有,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需要扮演各種角色。在單位裏,我們要扮演領導的好下屬和下屬的好領導,回到家又要扮演妻子的好丈夫,孩子的好父親。這並非是虛偽。只要你還在過著群居的生活,就必須戴著面具。試想一下,你在單位裏受了氣,回到家可能沖自己的家人發火嗎?這個時候的你需要戴上面具,給妻子孩子一張溫柔的笑臉。這個連環殺手只是把這種無形的面具以有形的形式展現了出來。”

“我明白了。”魏洪波點了點頭,“袁睿的手腕上有多道刀割的舊傷痕,他的同事告訴過我們,夏天裏不論天氣有多熱,也從未見過袁睿穿短袖,我認為那些傷痕是他自虐造成的,他的自虐行為是他真實人格的一種向外的釋放,在工作中則戴著川哥你所說的‘人格面具’來掩飾內心。而卓洋呢,他在小學時被同學毆打造成大腦受到嚴重損傷,也許從那時起他的反社會人格就開始逐漸產生了,而他的癡傻模樣,也正好可以將他內心邪惡的一面掩蓋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