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瘋狂的軌跡(第2/5頁)

“我懂了。”奈穗子用力點點頭,站起身。“關於資料的搜集方面,請讓我們幫忙。如果因此必須外出旅行,我會負責安排,所以,請您務必答應撰寫。”

“這……”真木英介考慮了一會兒,下定決心。“我是沒有很大的自信,不過,試試看好了。”

“謝謝您!”奈穗子松了一口氣似地低頭道謝。“如果您有什麽事,可以隨時通知我。那麽,我告辭了……”

真木送奈穗子出了大門,然後,進入書房,在書桌前坐下,輕輕呼出一口氣。

將近三百張稿紙的解說,必須先決定整體的構思大綱。也好,趁此機會寫點推陳出新的東西,至少,讓世人看看自己的真才實學。

2

依年譜可知,田中英光是大正二年一月,出生於東京赤坂。但,雙親原籍高知縣。

父親巖畸英重出身於土佐郡土佐山村,號秋月鏡川,是維新史的研究者,有數冊著作傳世,另外,還創辦“富士新聞”,在當時是相當出名的知識份子,亦富於文才。

祖父英生是土佐山神社的主持者,亦為著名的漢學專家。當然,英光也承襲了父祖兩代的文人氣質!

但,他承襲的非僅“文人氣質”,從他所寫的“我的父系血統中很可能流著瘋狂的血”中可窺知,父親和祖父的個性都很偏激、狂暴。尤其是父親更具有酒後亂性的傾向!

這種對於“瘋狂之血”的恐懼感,一定經常在他內心深處造成沉重負荷。他在作品《魔王》之中就曾寫著:“如果終歸要死,那就早點死吧!趁還年輕之時。”,及“若有惡魔存在,請買走我的靈魂、影子和良心。”或許,這類絕望的心境也是源自對自己未來的陰郁預感吧!

一般人認為,他的自殺是在酒和安眠藥所造成的精神錯亂狀態下進行的!

當時的報章雜志都以離婚的痛苦、思想的苦悶為其自殺原因,但,這只不過是皮肉之見,甚至,只能稱之為臆測。其實,在其自殺的背景中,存在著對於“瘋狂之血”的恐懼!他之所以讓自己行徑如狂人,也是希望藉此逃避對發狂的畏怯!

他有意識的跳進瘋狂的世界裏,在因遺傳而來的瘋狂本性發作之前,以自己意志來實現人為的“瘋狂”,這是他對永遠成為心理威脅的“黑色之血”的唯一報復,更是唯一的逃避之路……

邊看著田中英光的年譜,真木英介茫茫然地想著。

這是深入了解英光作品及生活方式的一項線索,甚至可稱為一種新的觀點,但,他尚無自信能以此做為獨自的見解,發表於解說之中,因為,那太具幻想性,也太過於武斷了。於是,他再度望向年譜。

田中英光有二姊一兄,本身是老麽,因為繼承母親娘家,所以冠田中之姓。

母親名濟,後改名新子,土佐郡高知村人,其父田中福馬在東京經營書店,由於她是獨生女,所以,在“結婚後若生次男,必須繼承娘家”的條件下,嫁往巖畸家。

這位母親也是倔強任性的個性,一旦發起脾氣,就如脫韁之野馬,桀驚難馴,當然,夫妻之間的沖突就無法避免了。而且,那並不是尋常的夫妻吵架,有時,更會出現以刃物相向的情況。英光雖然恐懼自己的父系之血,事實上,母親的異常個性和資質,更在他的人格形成上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但,少年時代的他卻是善良柔弱的性情,即使進入早稻田大學就讀之後,家人還是喜歡叫他“孩子”。下面這段文章最能形容當時的他了:“早年喪父,又是家中麽子的我,被家人像貓般寵愛著。雖然昂昂六尺之軀,卻猶是娃娃臉的孩子!”

在這段學生時代,他是早大帆船賽的選手,獲選參加奧運。這不但是他人生中最美好的時期,也是最光榮的一段時期。

他曾追憶當時的情景:“奧運之旅有如一種青春的酩酊!那天,在各國國旗中見到太陽旗時,感覺上竟然美得令人顫栗,印象無比強烈。”

在那種年輕的純真感動裏,沒有猶豫,也無誇張!

獲得池谷獎的《奧林匹克之果》雖是描寫他傾慕在他前往洛杉磯參加奧運的船上,認識的跳高選手熊本秋子的作品,但是,卻洋溢著他對青春的謳歌。

烏黑的長發披肩,身穿綠色毛衫,站在月光下的甲板之少女。他寫著:“只能認為是與你邂逅,才使海洋、月光、黑夜如此充滿芳香。”

他雖想說自己的戀情,卻沒勇氣出口。他告白著:“我的血管裏似乎流動著她的血,唯有她在身邊,我過的才真是黃金般燦爛的日子!”

當時,在這位訴說著像童話般優美的戀情之主角身上,見不到一絲瘋狂派作家的影子。那麽,他是何時開始轉變的呢?

真木英介擡起頭,從書架上抽出一冊剪貼簿。這是他以前寫《自殺作家論》時所使用的,裏面搜集了不少和田中英光有關的報導和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