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次發話(第2/5頁)

大川認為也有查訪那位旅館接線生的必要。雖然只是猜測,但也不能排除冬本收買那泣接線生,把別地方打來的電話,謊稱是回音號打來的可能性。

可是,對於山村在通話中所聽到火車聲,又該怎麽解釋?這是演藝傳播的拿手好戲,也許加入了某些音效。這是他外行人的想法,但火車的音效應該不會很困難吧。

“我不知道名字,但是因為經常住千代田莊,只要聽到聲音就知道了。”

“還有一個問題,你能正確記得冬本先生打電話的時間嗎?”

“非要正確的時間,就有點困難了。不過第一通電話我還記得很清楚,是在五點二十二、三分。因為冬木先生問我時間,第二次是接近九點的時候。”

“他問時間?”

“據他說手表不怎麽準。”刑警認為這是可疑的資料就把它記在筆記上。

總之,山村的回答和冬本的敘述頗為吻合。根據火車時刻表,五點二十分左右,回音一六六號是在京都和米原之間;八點五十分左右正行駛在橫濱與東京之間。如果下田清查的新幹線內公共電話的答話記錄,與山村的話一致,冬本的不在場證明自然能夠成立。

大川突然覺得自己餓得可以吃下一匹馬,方才想起從早上到現在都沒吃過什麽東西。

2

負責清查新幹線的電話發話記錄的下田刑警,在東京站查到了十月十四日上回音一六六號車上管理公共電話的人,此人今天正在回音一三四號車上服務,正在往東京途中。

回音一三四號到達東京是十五時四十五分,在這之前還有三個多小時。他突然想起一件事,打電話給專案小組,要求盡快拿到一張冬本信一的照片。因為新出現一位回音號列車服務員的證人,再怎麽樣都需要一張冬本的照片。所幸,這位服務人員今天住東京。

“他是演藝傳播的經理,只要到各電視台或演藝出版社,應該很容易弄到手。本來想向他本人要,可是在目前的階段,我覺得不太合適。我會在那名管理電話的服務員到達之前,先到電話局查一下。如果今天能夠拿到照片,請送到東京站八重洲口的派出所。”

在回音一三四號到達之前,下田刑警忙碌的工作。

首先他坐上正好開進月台的回音號列車,調查列車內對外通話的方法。列車的公共電話設在餐車內,回音號的餐車是第五號和第九號兩個車廂,所以有二具電話。冬本打那一具電話,必須查問兩名電話管理員才知道。

想從列車內打電話,必需先告訴電話管理員對方的電話號碼,管理員再轉郊外電話列車台,由該台的接線生撥電話呼叫對方,這樣才能通話。

當然,也能反過來和列車內的公用電話通話。當從服務人員的口裏問出這些事情時,這輛回音號列車已經開了。當他發現時自動門已經關上。

這下子不得不去橫濱了。不過下田這時偶然想到,可以趁這個機會在列車內打一通電話。

車內的電話管理由餐車的服務員負責,下田說出專案小組的電話號碼時,那位服務生在一張“電話發話表”上記下受話局和電話號碼。在表格上還有整理號碼,按費用區分的發話局名稱、通話時間及通話費用等欄。

這些空白欄大概在通話以後會記下必要的內容,也就是發話表成為記錄。

“這張表格要送到那裏?”下田問服務生。

“下行車送到大阪電話局,上行車送到東京總局。”服務生以職業化的口吻回答。

“送去以後會保管多久?”

“我不知道。這個號碼可以接通了嗎?”

“嗯!拜托。”已經超過了服務生能回答的範圍,下田點點頭。

進入電話亭裏不久,電話鈴就響了。接線生說:

“接通了,請講話。”

聽筒裏傳來石原警部的聲音。

“聽說你是從回音號列車裏打來的?”

“是的。您怎麽知道?”

“接線生這麽說的,而且還聽到車輪的聲音。”

下田的電話直通專案小組,所以不需要經過署裏的總機,所以石原警部聽到的接線生聲音,應該是電話局的人。

因為請求取得冬本的相片時,已經簡單的報告過,所以警部了解這次電話實驗的意義。

“已經從演藝周刊雜志社拿到了幾張冬本的照片。”石原盡量利用“實驗電話”。

“太好了,那麽在今天以內就可以取得服務員的證詞了。”

“冬本的發話記錄還在嗎?”

“關於這個嘛……能不能立刻派人到東京郊外的電話局?聽說以前的發話記錄表都要送到那裏。已經過了很久,不知道還會不會留著?”

下田非常擔心這件事。自從事情發生以來,已經快要一個月了。在這段時間裏,電話局會不會保存每天上下超過一百次的新幹線列車內的電話記錄?下田一點把握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