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悔不當初(第2/7頁)

“也就是說在證物丟失後,新屋才意識到它的重要性,並且開始恐嚇,是嗎?”

“這麽說的話,在新屋的房間裏當然找不到證物。”

“用已經丟失的證物恐嚇罪犯,這可能嗎?”

“我認為有這個可能。”

“不管是弄丟了,還是保存在什麽地方,如果有這個東西,它到底在哪兒呢?”

有多種推測,但並沒有任何證據。甚至也想到可能是流竄的小偷溜進來,結果在第一家就沒找到任何有價值的東西,覺得很掃興,於是就走了。

“田卷敬造的金表和秋本道夫的打火機仍然留在新屋的房間裏。”石井好像忽然想起什麽似的。

“怎麽回事?”以有馬警部為首的所有人員都把目光集中在了石井身上。

“如果新屋掌握了田卷光子和岸本的弱點,那應該是在他偷金表的時候。在他從田卷家逃出來的路上,和秋本開的車撞在了一起,然後撿到了秋本的打火機,這樣想對不對?”石井好像話裏有話。

“撿到秋本的打火機這件事與光子和岸本的弱點之間有什麽關系?”有馬代表大家問道。

“我想是不是在那時打火機與證物做了交換呢?”

“打火機與證物交換?”大家還是沒弄明白石井的意思。

“也就是說,在新屋所騎的自行車與秋本所開的汽車相撞的那一刹那,秋本丟掉了他的打火機。那麽,新屋丟掉證物的概率與此相同。”這句話在大家當中引起了一片爭論。

“請等一等,在秋本的遺物中並沒有發現這種東西。”福山插話道。

“新屋撿了秋本的打火機,但秋本未必會撿新屋丟掉的東西。”

“也就是說東西還在原地?”

“可能是這樣,也可能是讓別人給撿走了。”

“讓別人撿走了?”

“新屋與秋本相撞起碼有一年多的時間了。那個東西還放在原處的可能性非常小。”

“要是讓別人撿走了,不是又沒有希望了嗎?”

“未必沒有希望。”

“你想到什麽了?”福山觀察石井。

“在新屋家的附近,有一個藝術家撿到了新屋的自行車並用來制造藝術品。”

“是的,那個藝術家怎麽了?”福山臉色一變,大家都明白石井的意思了。藝術家在他們撞車地附近撿到了新屋的自行車,他也很有可能在現場找到了新屋丟失的證物。本來藝術家尋找藝術品的素材時就有一雙鷹一般的眼睛。很可能並沒有其他人,而正是藝術家在撿到自行車的同時撿到了證物。

“我們應該盡快去找藝術家。”刑警們根本不能肯定藝術家到底有沒有拿到證物。但是石井認為他很可能在撿到新屋的自行車的同時,也撿到了他遺留下來的東西,這一估計並不是沒有道理。在秋本與新屋的接觸點中出現了一個藝術家。也就是說有三個人在現場逗留過。

福山和石井迅速趕往位於喜多見的藝術家家裏。藝術家用新屋的自行車做藝術品的素材這個情況是從厚木警署那裏得知的。他們這是第一次拜訪藝術家。

在面積很大但亂七八糟的院子裏,展示著那件作品,就像堆著一大堆大件垃圾一樣。雖說是藝術作品,但在刑警們看來只是一件奇形怪狀的東西。雖然看不出作品的好壞,但是藝術家利用已經失去使用價值的大件垃圾作為藝術品的素材,這種才能和創作欲望,倒是給了刑警們某種精神上的激勵。

藝術家高興地把刑警們迎進了院子。不管是出於什麽原因,只要對自己的作品感興趣,藝術家都感到高興。藝術家把刑警們讓進了客廳,並遞上了咖啡。在這裏可以清楚地看見作品,刑警們迅速切入了正題。

院子裏的作品時常映入眼簾。看來,藝術家是從客廳經常看到的角度去展示作品的。路人從路邊漫不經心地走過,只會認為這是一堆大件垃圾。但從作者的家中望去,竟是一個新穎而且美麗的造型,真是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今天突然造訪,真是不好意思。”刑警客氣地說道。

“沒什麽,請慢慢看。從不同的角度看去就會有不同的魅力。”藝術家以為刑警們是特地來觀賞他的作品的。

“在您百忙之中來打擾,真是不好意思。”福山用對方的話為自己做鋪墊,單刀直入地切入正題。

“您作品的素材之一是一輛自行車。”

“您的眼力可真不錯。自行車是這件作品的核心。”看來藝術家以為他是在誇獎自己的作品。

“聽說這輛自行車是別人當做廢物扔掉的?”

“作為物品,它已經沒辦法繼續使用了,但它勾起了我的創作欲望。”

“您在發現自行車時還找到什麽別的東西了嗎?”

“和自行車一起?”藝術家覺得有點兒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