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漏洞百出(第2/3頁)

“下山?去哪兒?”美紀子沒聽出河西話中的含義。

“你不是今天要回信濃大町嗎?”

“回信濃大町?我?”

“不是那樣嗎?”這次是河西露出驚異的神情。

“求求您,”美紀子央求道,“請您帶我到唐松。”

“……”

“怎麽樣,可以吧?今天天氣這麽好,道兒也好走,我絕不給您添麻煩。”

“我們並沒約定一起去那兒呀。”

“我並沒跟您約定什麽,是我自己要跟您來的。”的確,美紀子昨天只說到山頂,並沒約定到山頂她就返回。到現在為止,看起來他倆是搭伴兒,實際上是美紀子跟來的。

“哎,警察,您帶著我吧,您不是已經知道我能跟得上嘛!”

顯然,就是河西不答應,她還會跟在後面走。前面就要進入後立山的中心地帶,河西不好把她一個人丟在後邊不管。

“這是你的預定行動吧?”

“實在對不起。”美紀子老老實實地低頭承認。她知道,如果河西真的把自己一個人丟在後面,自己心裏一定會發虛,所以只得讓前一段取得的成績替自己講情,死氣百賴地跟著河西。

“真拿你沒辦法。”河西苦笑著,但心裏卻很高興。同行了這麽長時間,他也不願意一下分開。再說,美紀子確有耐力,在這麽長時間內她一直能跟得上河西,從她外表上可看不出來。

“而且,”河西想,“門脅登山時,還有殘雪,那時的路一定比夏季難走得多,走的速度也一定慢得多,這次帶上美紀子是會影響走行速度,但這兩者或許可以互相抵消,使花費在路上的時間趨於一致。”河西為帶上美紀子找到了很好的理由,現在反倒是積極希望美紀子與他同行了。

天空晴朗,五龍山仿佛就在眼前,怎麽也看不出還需要走5個小時。這裏看不到八峰坑位於何處,只見路平坦地延伸著,像是很好走。

美紀子很快領悟出河西苦笑的意思,“您同意了,是吧,警察?”

“但有一個條件。”

“什麽條件?”她歪著頭問,那樣子就像個小孩子。

“你別叫我警察行不行,會引起別人注意的。”

“噢!”美紀子的臉有點紅,“那麽,叫您什麽呢?”

河西認為叫他“河西”比較親切,便說:“就叫名字吧。”

“可是……”

“這是條件!”河西斬釘截鐵地說,不容美紀子再反駁。下一段路程是從南峰下到與北峰相連的吊山脊——即像吊橋一樣將兩座山峰連在一起的山脊——的鞍部。這段路坡度較陸。他倆翻過吊山脊上的幾個山包,朝八峰坑前進。

從南峰出發,用了1個半小時便到了八峰坑。此處危險的地段都用鐵筋和鐵絲做的欄杆護著,走過時心情不那麽緊張。在後立山的幾條旅行路線中,這裏和不歸崄一樣,是僅有的幾處險關之一,人們不到這兒都感到不盡興。他倆在這兒的休息所稍事休息便又上路了。當他們翻過幾座小巖石山包之後,看到了靠信州側巖石峭立的山脊,便感到已接近後立山的旅遊核心部位了。

“是這附近吧。”河西趁美紀子不注意拿出帶來的照片和周圍的景物對照。

時已接近中午。門脅說他是早晨6點離開的冷池,河西帶著美紀子走路所花的時間與門脅花費的時間差不多。

門脅在這一帶從⑤連續照到12。由這裏往前看是雄偉的五龍山,往後望是陡峭的鹿島槍北坡。作為攝影素材,這裏還值得一照,但從時間上看,此時已近中午,陽光直射,強烈的光線照亮了大山的各個角落,使之立體感很弱。如果拍下來,照片上的大山會是個沒有層次的平面,如果是在殘雪期,照下來的一定是白雪一片的呆板畫面,照這樣的照片實在沒意思。

“不吃飯嗎?我已經很餓了。”美紀子不好意思地提議道。雖說她剛才在休息所吃了點東西,但在山上旅行不能拘泥於平地上的吃飯時間,應該隨饑而食。

河西也餓了。登山時只要一感到餓,馬上就會受不了,經美紀子一提,河西頓時感到餓得難以忍受,立刻接受了她的建議。

吃飯時河西自忖著:“也許門脅是利用吃飯時間拍的?”

——是的,一定是這樣。在殘雪期,山上見不到其他登山者,一個人旅行困難很多,為了盡快到達目的地,除了吃飯外,他一直朝前走著。

“可他為什麽選擇困難重重的殘雪期來登山呢?”河西找不到答案。他在按門脅的路線旅行的過程中,越來越覺得矛盾很多,這些矛盾在原來的調查中並未暴露出來。

“又在想什麽呢?”美紀子問。

“啊!不,嗯,我覺得中午的大山像台洗衣機。”

“洗衣機?”

“是呀,你看雲彩起的沫子不是很像洗衣機冒的泡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