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尋母遇害(第5/5頁)

另外,威爾遜·霍華德也是純粹的黑人。查登記所以前的登記冊,也沒發現他家和白人或東洋人有血統關系。如果查三代以前的話,得到他們的故鄉南部去查。但南部根本不把黑人當人看待,在黑人流浪他鄉後,不可能繼續保存他們的登記冊,再說,美國人沒有戶籍觀念。日本的戶籍是以一家一戶為單位,而在美國卻是以個人為單位登記。因為是以個人或夫婦為單位登記的,所以即使看登記冊,也搞不清楚其父母是什麽人。也就是說,不是以父子這種縱向的關系,而是從個人或者夫妻這種橫向的關系來考慮,在這種制度下,要認祖歸宗是極其困難的。而且德萊莎和威爾遜的出生,也是因為進行全國普查,才半強制性申報的,恐怕連他們自己都搞不知道原籍到底在哪兒。

根據肯掌握的情況來看,約翰尼·霍華德不是像純粹的黑人。在約翰尼最後工作過的運輸公司見到的照片也說明了這一點。說是黑人吧,膚色淺了點,而且相貌有點接近東洋人。

黑人和白人、或者和波多黎各人、意大利人的混血兒很多,但和東洋人的混血兒則比較少。

“約翰尼的父親服兵役時去過日本,也許約翰尼是……”調查又有了新的進展。但約翰尼登記的出生日期是1950年10月,是在他父母結婚後約10個月的時候,他不可能是父親從日本帶來的。

——假如威爾遜謊報了出生年月?

肯的腦子裏又閃過了另一種可能性。現在規定申報出生年月必須出示助產醫生的證明,但在貧民窟,許多婦女生孩子都不請醫生助產,作為“不得已的情由”,也就免去了醫生的證明書。

20多年前,二戰剛剛結束,到處是一片混亂,可以想象戶籍的手續遠沒有現在嚴格,申報時把出生年月推遲幾年是相當容易的事。反正本人怎麽報就怎麽登記,很可能登記不實。

完全可以認為約翰尼是在日本出生的,因為什麽變故才離開母親,他一個人陪伴著父親回到美國,回國後父親結了婚。當時父親為了把約翰尼說成是夫婦間生的孩子,申報時有意隱瞞了真實年齡。

“那麽,約翰尼的生母就一定在日本了。”

眼前出現的新輪廓越來越清晰了,這樣推斷也就知道約翰尼為什麽要去日本的目的了。

“也許他是去日本見自己的母親。”

由於飲酒過度變得如同廢人一般的威爾遜,覺得自己將不久於人世,就把“日本母親”的事告訴了兒子,或許約翰尼早就知道自己真正的生母。

威爾遜即使活著也活不了多久,他那被酒精毒害了的身體,對社會無任何用處,只能成為兒子的沉重負擔。於是他就“廢物利用”,把自己的身體換點旅費好讓兒子去日本找自己的生母。

肯對自己的推測十分自信。

“到日本去找母親,被殺了,他可真可憐。”

此時,肯才可憐起這位素不相識、客死他鄉的黑人青年。不,對約翰尼來講,日本並非異國,而是名副其實的“母國”,他在母國被人殺害了。

他能見到母親嗎?不,大概在這之前就被殺害了吧,母親要是知道了約翰尼的死訊,肯定會痛不欲生的,也許他母親還不知道約翰尼到日本來了吧。

想到這裏,肯仿佛猛然被強大的電流擊了一下,身體變得僵硬起來。一種可怕的念頭出現在腦海裏,他不敢再往下設想了。

“難道……”

肯靜靜地望著空中,自言自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