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男 四(第2/4頁)

老隱士朝天花板緩緩擡頭。惣兵衛與正馬也隨他擡起了頭。

劍之進痛苦地望著兩人傻愣愣地伸得長長的頸子,開口問道:“所以,這東西也是個妖怪?既然能改變形體大小,有違天地萬物之常理,理應屬於妖魔鬼怪一類。”

“且慢。”正馬終於止住了擡頭的動作,開口打岔道,“切勿妄下結論。老隱士應無此意,不過是據其周遊列國時的見聞,陳述鄉間曾有此類奇異現象,而人如此稱呼此類妖物,僅此而已。”

“是的,的確如正馬先生所言。不過,對這形體可變化的妖怪的稱呼因地而異,有人謂之伸上,亦有人稱之為高坊主,但就老夫搜集的傳聞看來,見越似乎是最常聽到的稱呼。後來,這傳聞傳至江戶,為戲作者青睞。頸子伸長,想必是黃表紙等插畫為表現其身高變化采用的技法。欲以插畫呈現東西越變越大,通常以頸子伸長來表現,玩具繪中常見的呈現方式便是一例。被視為與山都為同物者,應是個禿頭大漢。”

“將兩者視為同物者,是何許人?”

“此人名叫寺島良安。”

“此人可是《和漢三才圖會》的作者?”

“沒錯,沒錯。”老人頷首道,“良安以《本草綱目》等為範例,將獸類分為寓類與怪類。”

“兩者有何區別?”

“噢,寓為似人之獸類,怪則為似人之妖。由於書中介紹略嫌紊亂,故區分或許不易,但大抵而言,猿猴屬寓類,山都則屬怪類。不過,這區分似乎仍稍嫌曖昧。”

“何處曖昧?”

“噢,獼猴、果然、猱等,的確屬於猿猴一類,但猩猩或狒狒等,則是兩類皆可。山精、山童、魃、彭侯等,則確實屬於妖物一類,但論及木客、野女、山丈、山姑……”

“那麽,山男呢?”劍之進終於敏感起來,“敢問山男又該屬哪類?”

“很遺憾,這可能與各位原本的想象略有出入。山男應為單足、腳跟反轉、僅有三指、習於扣門行乞的妖物,與山精同屬獨腳山怪一類。”

“獨腳山怪?”

“是的。書中記載一如惣兵衛先生方才所述,似山精之妖物者雄為山丈,雌為山姑。林羅山等人亦曾比對漢籍與日文之名稱,但看來並非易事。稱其為與山男同音之山丈者,亦為羅山。此妖物之敘述載於書中‘多識編’,其中不乏獨腳鬼項目,看來將漢籍譯成日文果非易事。但畢竟承襲《和漢三才圖會》與《山海經》等古籍之影響,羅山之成果不過是踏循古籍所編。此書所載之山男,與各位言及之山男似非同物。較為近似者,應為書中之野女或木客。”

“敢問這野女是否為雌性——不,女性之山男?”

“這說法可真滑稽。”矢作和正馬笑道,“就連這東西是男是女,都不知道了。”

老人也以沙啞嗓音笑道:“寺島安良參閱《本草綱目》,記載野女棲息於日南國,俱為雌而無雄。”

“這未免也太奇怪了。”劍之進納悶,“若是如此,豈能生育?”

“故此妖習於結伴求夫,凡遇男子必擄之,並強求與之交合,藉此生育繁衍。”

“不過,老隱士,這東西能算猿猴嗎?”

“雖與往昔故事中之山姥頗為近似,但據良安推測,此妖應屬猩猩一類。”

“若屬獸類,此類古怪故事便是羅織的吧?”正馬以猶如揶揄古人無知的口吻說道。

“不盡然。”這位博學的和藹老人輕輕松松地推翻了這假洋鬼子的推論,“書中記載這野女通體白皙,想必意指其渾身無毛,且披散一頭黃發。雖不著衣襦,但自腰至膝圍有獸皮。如此扮相豈是猿猴?”

劍之進緩緩轉頭望向惣兵衛問道:

“惣兵衛,老隱士所言的確不假,世上豈有無毛的猿猴?即便真有,也不可能懂得以獸皮蔽體吧。”

“的確有理。”這生得一臉胡子的勇夫也只能一臉茫然地回道,“如此看來,這東西的確不是猿猴一類。肌膚白皙,一頭黃發,聽來活像是個紅毛洋人。”

“有理。”正馬附和道,“記得日南國與中國比鄰,是不是?”

“沒錯。”老人回答,“論及正確地理,恕老夫所學不精。不過越國一帶應不屬西洋。”

“的確是東洋無誤。不過,西洋確有擄男交合以為生育的女部族。產下的若是男娃兒則殺之,僅將女娃兒撫育成人。此習俗與書中所述,似乎頗為近似。”

難不成是這女部族遷徙到東洋來了?惣兵衛妄下了個荒唐的揣測。

“不不。”老人搖頭說道,“畢竟東西相距甚遙,或許不宜妄下如此結論。不過誠如各位所言,此妖若須與人結合方能生育,想必便是人了。傳說中雖不乏妖魔或獸類與人產子之說,實際上理應無此可能。由此看來,這野女想必是與人極為近似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