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章

01

艾德華·狄雷尼發現自己整個被這兩件兇殺案霸占了。他想盡辦法分心去忙別的事。結果,思想不聽使喚,轉來轉去依舊轉回到這個老問題上:怎麽做的案,為什麽做案,是誰做的案。

嘆口氣,認了,他決心擱下一切接受挑戰。

憑著警察的直覺和經驗,這絕對是一個心理變態幹的勾當。一個瘋子,神經病。想要找動機幾乎無望。總之不會是為財;什麽也沒偷走。

他情不自禁翻起月歷和記事簿上的日月星期,查看月亮盈虧的記錄。兇殺和滿月毫不相關。他頹然砰上抽屜。

最大的難題就是這類濫殺事件無跡可尋,根本無從下手。

在無計可施的情況下,狄雷尼記下兩樁兇案的要點。試圖找出兩名死者間的任何一絲關聯。然而,除開他已經向布恩提過的八點之外,再沒有任何機關:兩個都是中年人,兩個都是外地來的,兩個都住在城中區的大飯店。他明知這些條件有等於沒有一樣。但是他仍秉持著一貫謹慎的態度,作了筆錄。

有關兇手方面,記錄更少:

一、男、女都有可能。

二、戴黑色尼龍假發。

三、聰明,仔細,狡詐。

他明知寫下這些並不能帶動整個案情,但總是一個正規的開始,一大堆謎團中的一個起頭。

三月二十一日上午,他又在書房裏傷腦筋。

他假設,也許兩個死者——蔔喬治和胡福瑞——過去曾經雇用過同一個人,後來為著某些理由又將他開除了。

幾年之後,這個人由怨生恨,動了殺機,訪查了他們,便先後將兩人殺死。純想象,但是也不無可能。

他正在左思右想的時候,電話鈴響了。他心不在焉的接起話筒。

“艾德華·狄雷尼。”

“組長,是我,布恩。……我已經照你的話做了:帶一名勘察小組的人回‘皮耶士’兇案現場,量出假發到椅墊的高度。”

“結果呢?”

“組長,只量出個大概。因為椅子是軟墊的。你明白嗎?很不容易測得準。”

“當然。”

“不過,我們還是盡力而為。化驗組和解剖室那邊都騰不出人手。倒是解剖室的一位助手建議我們撥電話給美國自然生態博物館的一個人。他是人類學專家,是拼骨骼的第一把手。”

“好極了。”狄雷尼對布恩的周密十分滿意。“他怎麽說?”

“我把尺寸告訴他,一個小時不到就回了話。他說——他堅持只能算是猜測——這人大約是五呎五到五呎七的高度。”

沉默。

“組長?”布恩急問。“你在聽嗎?”

“是的,”狄雷尼慢聲應道,“我在聽。五呎五到五呎七?這不是一個小號的男人。就該是一個高個子的女人。”

“對。很厲害對不對,組長?我的意思是,比我們知道的又多了一樣。”

“那是當然。”狄雷尼不願意澆涼水。這條線索太脆弱,小隊長必然也知道。“你和施馬提處得如何?”

“不好,”布恩的聲音低了下去。“目前還好。他要我們一切重新再來一遍。我了解;他是不想負起到任之前,可能發生的一些責任。”

“嗯。”狄雷尼暗罵施馬提是個笨蛋,把時間白白的浪費掉,而且還隱含著對於屬下能力的懷疑。

“組長,我想請你幫個忙……”

“盡管說。”

“我可不可以打電話向你報告調查的情形?”布恩仍舊壓低了聲音。“一有消息就打?讓你了解情況,多多幫忙?”

這一定是伊伐·索森副局長的意思,狄雷尼一清二楚。(“……你們不是朋友嗎?每天打個電話無妨啊?……聽聽他的高見。”)

可見得伊伐·索森並不全信任施馬提小隊長的長才。

“隨時歡迎,小隊長,”狄雷尼答道。

“多謝了,組長,”布恩由衷感激。

電話掛斷之後,狄雷尼在兇手的記錄表上,添了一筆:

四、身高大約五呎五至五呎七。

接著,他便走入廚房,為自己做了一份涼拌腰片生菜絲三明治。因為這是“濕”三明治,他當然是湊在水槽邊吃的。

02

有一個人,是艾德華·狄雷尼日思夜想與他一談的——但是,他實在不敢確定這位老人是否還在人世。刑事組小隊長郎赫伯。十五年前已經退休,這以後狄雷尼就與他失去聯絡。

郎赫伯甫入警局的前五年,只是名外勤警察,他一面服勤,一面繼續在大學裏修刑法、法醫學,以及他最感興趣的,犯罪心理學。

他早期在警局裏,便已贏得“最可靠的警察”的美譽。他的綽號叫“阿福”。這本是《孤女安妮》中的一只獵狗。但是郎赫伯這只“阿福”,鬥志十足,勇猛異常。

據說,如果派郎赫伯去定點守候某一個人,你只要交代完特征,過兩年再來看他。郎赫伯準定還守在那裏,對你說:“這人還沒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