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第3/4頁)

唐泛平靜道:“陛下冤枉臣了,臣等自始至終,效忠的只有陛下,正因如此,才要盡人臣本分,及時勸諫,以免陛下做下後悔莫及的事情。想當年,太子也是由陛下親自選定的,後宮子嗣稀薄,陛下看到太子出現時,心中想必也是十分歡喜的,如今太子生母早逝,太子所能倚仗的,也只有陛下您了,若連陛下都放棄太子,您讓太子如何自處呢?”

皇帝:“你下去罷。”

唐泛提高了聲音:“陛下!”

皇帝:“退下!”

小黃門不得不上前,小聲道:“唐閣老,請罷!”

唐泛擡起頭,看了皇帝一眼。

後者神情倦怠,眼角帶著深深的紋路,根本不像一個養尊處優的四十歲中年人,更像是與萬貴妃同歲。

快速衰老的帝王令人心頭泛起隱隱不安。

唐泛沒有賴著不走,他收回目光,起身行禮,然後跟在內侍後面離開這裏。

劉健和徐溥等人正在偏殿焦急不安地等待,看見唐泛的身影,都情不自禁站了起來,投以殷殷期盼的眼神。

不用說話,唐泛也知道他們要問什麽。

他微微搖了搖頭。

劉徐二人霎時露出失望的神色。

回去的路上,眾人心思各異,表現出來的情緒也不一樣,萬安彭華等人自然是步履輕盈,談笑自如,劉健徐溥等人卻像死了爹娘一樣面容沉重沮喪,唐泛雖然不至於像徐溥剛才那樣嚎啕大哭,但他的心情也沒好到哪裏去。

因為他很清楚,大勢已去,皇帝要廢太子的決心不可動搖。

內閣裏頭,只有劉健,徐溥和唐泛三個人,是堅決反對廢太子的。

但他們在內閣的資歷最淺,一旦次輔劉吉也同意廢太子,就會出現一邊倒的局面。

而從今天的表現看來,劉吉很可能沒有明確同意,但也沒有表示反對,以他的個性,估計會像李績回答唐高宗廢王立武的事情一樣,對皇帝說“此為陛下家事,何必更問外人”之類的話。

所以單憑唐泛他們三個人,根本無法左右大局。

如無意外,太子被廢定了。

沒想到連永樂帝都完成不了的事情,竟會在當今天子手中實現,唐泛暗嘆一聲,也不知道是該哭還是該笑。

其他人可沒有他這種苦中作樂的心情,劉健和徐溥一整天都魂不守舍,下午散值時間一到,他們就拉上唐泛匆匆走人了,萬安也沒有留住他們,反正太子被廢已成大局,任憑劉健他們如何掙紮都是枉然。

而且萬黨在言官中也不是沒有勢力的,到時候如果有人上疏反對,萬安同樣可以發動言官來支持。

“難道此事就當真沒有挽回的余地麽?”徐溥唉聲嘆氣。

“我現在去見太子!”劉健則頓足道,轉身欲走。

唐泛和徐溥連忙拉住他:“你去了能作甚?難道要太子自己去跟陛下求情麽,這只會更讓人覺得太子私交大臣意圖不軌罷了!”

劉健怒道:“什麽覺得,只有萬黨那幫人才會如此顛倒黑白罷了!”

徐溥道:“那你就更不能去了!”

唐泛也道:“謙齋公說得是,我們已經盡力了。”

“難道盡力二字,就足以掩蓋一切麽!”劉健的聲音既憤怒又悲哀,但他不是針對唐泛或徐溥。

徐溥和唐泛嘆了口氣,無言以對。

如今朝野上下,雖然大部分人對皇帝的意向早有預感,但他們還不知道皇帝已經下定了決心,皇帝單獨召見內閣的事情可能還需要明天才會傳出去。

這時候內閣宰輔的重要性就體現出來了,因為他們身處帝國權力中樞,沒有人能比他們更快地得知消息,掌握消息,但唐泛卻並未感到一丁點的高興。

他連晚飯也沒吃,就躲進書房裏,一個人對著書案發怔。

直到敲門聲響起。

“進來。”

推開門的是隋州,他手上端著湯面,身後則站著汪直。

汪直迫不及待地開口:“到底怎麽回事?今早陛下……”

隋州打斷他的話,顯而易見的不悅:“你過來時答應過我什麽?”

汪直很不情願地閉上嘴。

說罷他將湯面放到唐泛面前:“先吃,再說。”

“我不餓。”唐泛苦著臉,難得他也有說出這句話的時候。

“我喂你?”隋州仿佛沒有聽見他的話。

“……我自己可以。”唐泛只得接過筷子。

從湯面的香味上能判斷出烹調人的心意,唐泛不忍拂逆這樣的心意。

隋州從來不說多余的廢話,因為他往往都是直接付諸行動。

汪直耐著性子看唐泛吃面,好不容易等到那碗面已經沒了大半,他實在忍不住了:“我聽說今天早上,陛下單獨召見閣臣說話了?”

以汪直的性格,能夠忍到現在才說話,已經是難能可貴了。

“不錯。”唐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