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往事

這一代的郯子有一個很重要的賢名,那就他沒有對內稱公,更不要說稱王了。

像秦晉燕齊吳楚,在周懟王嗝屁之後,對內都是稱王,只是對外還用“公侯”之名行事。

實際上在周懟王登基之前,地區大國早就斷了朝貢,也根本不理會周天子的冊封。

冊封的這個“冊”,從周懟王往前數七八個先王,就已經出不起這筆錢。

早期周天子的直屬地盤最精華,加上列國貢賦,經濟實力也是最強的。貢賦就是最簡單粗暴的經濟掠奪,但隨著列國猥瑣發育,逐漸形成了地區大國,財政也就越來越獨立自主。

伴隨著人口增加耕地增長,那麽自然而然地,也就不用鳥周天子全家老小。

到如今,除了實在是規模跟陰鄉差不多的國家,大多數國家君主,都是自說自話地提升了自己的“逼格”。

為數不多的例外,就是這一任的郯子己美。

己美的父親,前一任郯國國主郯襄子,也曾自稱“郯公”。

後來就被吳國打爆,割地兩百裏不說,南部地區的耕地,盡數落在吳國手中。還有大片的草場、林澤,都成了吳國的北地獵場。

勾陳大妖怪北上會盟,其中很多物資,都是直接在這裏收集,足見這片地區的物產那是相當的豐美。

“這沂水之畔有一塊石碑很有名?”

入郯城之前,已經先行讓逼陽國跟隨而來的使廨行者前往通稟,吳國是大國,李解作為王命猛大帥,又持行者符節,郯國最少也要派出相國或者上大夫級別的官員出城迎接。

所以在郯國回執準備之前,李解要做的,就是靜靜地在城外裝逼。

裝逼的時候,順便欣賞一下逆旅周圍的風景。

沂水的雪景,哪怕是李鄉長穿越之前,也是一絕。

或者說泰山山脈,整個齊魯大地的雪景都是精妙絕倫,冬春交替的時候,山海之間雪天一色,山嶺或青或黑,又夾雜雪松郁郁,時不時又露出巖石的多彩,順著境內任何一條河流自然而然地看過去,處處都是賞心悅目。

齊魯之地的雪景,沒有太行山山脈那般險峻,但同樣也有肅穆,即便是略作駐足,也能放空人的腦袋,使人情不自禁輕松一下。

當然了,不能喝醉……

“天子采穆碑。”

同樣是在欣賞雪景,媯夭似乎更欣喜一些,陳國冬天同樣有雪,而且也是大雪。但景致看得多了,也就有些寡淡,在外看到的任何一種景色,對媯夭來說,都是一種新奇感受。

聽到媯夭的回答,李解一愣:“周天子還來過這兒?”

對此商小妹也是知道的不多,於是都看著媯夭。

大概是因為空氣有點冷,臉蛋紅撲撲的媯夭看著商小妹:“周穆王為王子時,曾在此得大禾。大禾為穆,故後人以此事立碑。”

和周懟王不同,周穆王這個“穆”,是他自稱的,不是駕崩之後給的。

大舅哥商無忌跟李鄉長說過這個事情,列國圖書館中,為數不多記錄起來囂張跋扈的,就是這個周穆王。

穆王XX年幹了誰,穆王XX年滅了誰,穆王XX年至何處遇見誰……

後來周懟王搞出“天受”這個年號,大概率就是跟祖先學的。只不過不同的是,人周穆王沒有專門搞個年號出來,而是自稱“穆王”,然後用王號紀年。

當然周懟王可能真的想要學習祖宗好榜樣,到處開懟,然後就被懟死了。

現在在位的天子雖然沒有自命王號,但年號也是有的,用的是“代受”。對外說是要“代先王受過”,鬼知道是不是這個意思,萬一是“代先王繼續懟”呢?

“看來這沂水兩岸的土地,應當是相當肥沃的。”

雖說也不確定穿越之後的兩個物質世界是否有共性,但李鄉長做工頭那會兒,來過這地方。

山嶺走向變化不大,河流、田地、森林變化極大。

做工頭那會兒,主要是給山東的棉紡廠打雜,本地的棉花種植相當發達。

可惜,這時候的郯國境內,除了雪花很多,棉花是一朵都沒有的。

但這地界是肉眼可見的豐產,“天子采穆碑”附近,有大量的棗樹和柿子樹,光禿禿的柿子樹上,居然還有爛熟發黑最終幹成一坨的風幹柿子。

這說明什麽?

這說明本地人沒有在柿子成熟的時候采摘!

柿子對有的人來說傷胃,柿結石是不好受,但這年頭能搞出柿結石也是本事。

李解從列國俘虜中也了解過他們的飲食結構,其中柿子是一個很重要的雜糧組成部分。

沒錯,柿子是糧食的一種,不僅僅是水果。

而現在郯城之外,居然還有自然風幹無人采摘的柿子,這說明本地人的生活水平,比列國俘虜的母國要高那麽一點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