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9章 召見(第4/6頁)

鎖院一個月未見家人,自令他十分牽掛。

這才回到府中,林延潮卻見情況不對,但見府門前後都是著飛魚袍,手舉火把戒備的錦衣衛。

這是怎麽回事?

莫非自己的考題之事傳出去,遭到禦史彈劾,而令天子……

林延潮此刻心底一沉。

轎夫問道:“相爺是否停轎?”

“不必。”

自己還能逃到哪裏去?

林延潮來至府前下了轎子,但見來迎接自己的不是陳濟川,而是一名錦衣衛上前道:“錦衣衛千戶莫嘉賓見過閣老。”

林延潮看著他問道:“此何意啊?是駱金吾的意思嗎?”

莫嘉賓躬身行禮道:“啟稟閣老,指揮使大人也是奉命而為。近來京師中妖書風傳,皇上恐有奸人作亂,故而特命卑職率錦衣衛來護衛閣老及家人。”

“閣老放心,此地萬無一失,只是事情還未水落石出,這幾日內還請閣老與家人不要外出。”

“妖書?是何妖書?”

“回稟閣老,這此非小人所知,只知南鎮撫司與東廠已全力稽查此事。”

“那麽其他幾位閣老與大臣呢?”

莫嘉賓一猶豫,但見林延潮露出微微不悅之色。然後莫嘉賓趕忙言道:“回稟閣老,趙,張,沈三位相公皆有錦衣衛護衛,以策安全。”

林延潮心知這就是名副其實的軟禁了。莫嘉賓三言兩語,還是將妖書之事的來龍去脈與林延潮說清楚。

大概就是京師有人散布一封妖書,語侵鄭貴妃以及數名當朝大臣,論及儲位,此事牽連甚廣。

林延潮明白這是猜忌多疑的皇帝認為此事背後有自己幾位內閣大學士指示,故而派錦衣衛先軟禁他們幾人。

林延潮心底雖怒,但面上點點頭道:“如此說來,倒是有勞莫千戶了。”

“不敢當。閣老有什麽吩咐,盡管差遣小人。”

“好。”

莫嘉賓松了口氣退後三步向林延潮行禮,然後林延潮這才返回府裏。

府門一開,陳濟川已等候在此。

“相爺!你終於回來了。”

林延潮點點頭道:“府中已被軟禁幾日?”

“已有五日。不過老爺放心,府裏一切安好,下人們也沒什麽驚慌,這多虧夫人操持得當。”

林延潮心底一松,點點頭道:“好。”

說到這裏,林延潮來至臥房外,從窗外望去但見林淺淺與林用,林雙已是睡下。

林延潮駐足看了一會方才離開至書房休息。

一盞油燈點上照亮書房,自入閣以來,林延潮處理公務至深夜,在書房睡上一覺已是平常。

因妖書案,可知皇帝對內閣不信任至此,林延潮雖未參與此事,但不免心灰意懶。

架上案上滿是書卷公文,隨意擱至到處都是。

林延潮查找公文時,隨手一碰但見一卷書掉落在地。

拾起再看卻見是《太嶽張文忠公集》。

記得當初劉楚先托林延潮為《張太嶽先生詩文集》作過序,當時林延潮怕擔風險拉上沈鯉一起作序。

這已是很多年前的事,而此書是由張嗣修、張懋修二人整理編撰而成,遍錄張居正詩文書牘奏疏等。

此文原名《張太嶽集》,但去年就改作了《太嶽張文忠公集》。

書成後,張嗣修、張懋修一並至府上,懇請自己為《太嶽張文忠公集》作序,林延潮答應了。

但見文章寫道。

國家於輔弼之臣,篤始終之誼。百凡經理,起衰振隳,運天之佐,實盛世之賀、中興之象!漢之丙魏,唐之姚宋,宋之範韓,我朝前則三楊,後繼之,無以如公者也。

此張文忠公序也。公諱居正……既以通識時變,勇於任事。運帷幄於珠璣,經緯業於北鬥,其道如此。而今見諸文字,後學讀之精悍激勵,足以立懦廉頑,使人氣壯。

當時事,公立於朝,銳意志匡,艱任巨繁……然位重多危,功高取忌,謀身近拙,雖許國之忠,難逃罹災,惜哉!幸天恩滌蕩,聖澤增崇,得全公之嘉名,復褒功業,天下為之頌。此史筆之幸乎?此天下之幸也……

讀至此林延潮翻過一頁。

蓋公雅抱殿邦之略,手扶日月,才比韓忠獻、策比武侯,受兩朝之顧命……

今子孫索序於余。余自辭詞館,十五年矣,今別公亦十五年已。余不才,碌碌於位,誠可愧公之冀望。強顏而序公集,豈敢曰知之乎!

最後落款東閣大學士後學林延潮撰。

看到此處,林延潮有些欣慰。

今夜林延潮心有所感,決定拾起張文忠公集掌燈夜讀。

入閣為政這一年來的滋味,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他此刻余驚之時,讀張文忠公集時總算稍稍一安。

次日,林延潮看到了那篇妖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