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3章 政柄(第4/5頁)

因此林延潮入閣後,選了這間值房,言下之意就很顯然了。

但就算是申時行值房,但相比他在禮部的夥房可是遜色許多。

這閣臣值房雖有內外兩套間,但一面擺滿了紅櫃書櫥,都是昔年作藏書之用。今日藏書被竊大半,已作公文密档之用。所剩辦公之處就顯得很狹促。

林延潮對此也只能用‘宰相的值房就是如此樸實無華且枯燥’聊以自(協和)慰。

另從公文密档來說,文淵閣的管理之糟糕。

閣臣閣吏竊書不說,萬歷十四年時,甚至連文淵閣閣印都失竊了。

文淵閣中印信也很有意思,各衙門章奏文移用的是翰林院院印。

而文淵閣閣印乃宣德時特賜,凡機密文字鈐封進呈,至禦前開拆,也就是專用於閣臣給天子上密揭之用。

結果如此重要的印信就這麽在文淵閣無緣無故地失竊了。

當時申時行等幾位閣臣上疏請罪,天子震怒之余下令廠衛徹查此事,現在十一年過去了,也沒有結果。

所以天子不得不下令重鑄閣印。

除了少數閣臣有單獨賜印外,眼下文淵閣唯有一印,由趙志臯保管。

這日林延潮留宿當值。

看過公文後,天色將晚,林延潮步出值房準備散散步。

正好這時看見西間的沈一貫從值房步出。

今日沈一貫沒有侍直,卻也在閣裏忙得如此晚,見此一幕,林延潮對沈一貫也是佩服。

國家之事不少都是焦頭爛額,三人雖有巧婦難為無米之嘆,但抱怨歸抱怨,卻依然勤勤勉勉維持著這個國家的運轉。

沈一貫雖已是到了耳順之年,但這等精力不遜色於少年人多少。

“林閣老!”

“沈閣老!”

二人對揖。

一點夕陽斜照在閣中,一老一少碰了個對面。

在內閣中,首輔與次輔之間就是一對冤家。

幾乎每個首輔次輔間恩恩怨怨,都可以單獨出一本書來研究,當然這也不是絕對,三楊就是一段佳話。不過內閣間能一團和氣的少,每位閣臣之間如何相處是一門學問。

既然見面總要聊上幾句,林延潮向沈一貫‘請教’些閣務流程之事。這些其實林延潮早明白了,但一來是尊重,二來也是更慎重一些。

沈一貫一一解答後,邀請林延潮自己值房中敘茶。

二人於沈一貫值房對坐,兩盞清茶於茶幾上陳列。

沈一貫撫須道:“林閣老入閣不過數日,即已了若指掌,沈某實在是佩服之至。”

林延潮笑了笑道:“方才沈閣老賜教,倒是令林某大有所收獲才是,不入閣不知國務繁重,如此也就罷了,最重要是事無巨細。”

“那些地方官員及言官只知把事情報上來,為了免當處分,往往將事情說得極重,仿佛一旦不辦朝廷就要如何如何了一般。但疆域那麽大,百姓那麽多,一個消息報上來,已是十幾天以上,往返又是一個月。”

“朝廷兵馬錢糧總是不夠的,如何用之?如何分一個輕重緩急?更何況國庫空虛到這個地步,拆東墻補西尚來不及,又何談防範於未然。”

沈一貫嘆道:“林閣老所言極是,國事積弊如山,縱使巧婦也難為無米之炊!然而朝野下面不乏看戲之人,只知道盯著上面,無論你做了什麽都是錯的,辦事的人總不如他們聰明。”

說到這裏,沈一貫話鋒一轉道:“林閣老之前在新民報上所言,沈某看過了,實乃金玉之言。”

林延潮道:“不敢當,林某掌禮部,通政司事,有感於朝廷舉賢之難故有感而發,不知沈閣老以為如何?”

沈一貫失笑道:“沈某以為林閣老哪裏是有感而發,應該是有大文章才是。”

“哦?”

沈一貫撫須道:“沈某當時初讀也是不解,後來至府中想了半天,至尾往上讀後霍然開朗。”

“還有此事?”

沈一貫笑了笑道:“是沈某想起一句話,善作文章者正反可讀。林閣老的文章從上往下讀是一番道理,從下往上讀才是宗旨所在。”

“那林某要洗耳恭聽了。”

“老夫還是從葉心水(葉適)一句話才有感而發,他言‘夫四民交致其用而後治化興’。由此可見事功之學宗旨何在?在於通商惠工。欲通商惠工,須士農工商四民平齊,擇賢方可四民平齊。”

林延潮道:“還是沈閣老見識過人啊!眼下礦監稅使四處,動則以開礦之名拷打商賈。而蘇州織造,景德鎮瓷器都是天下第一等的流通之物,若貨賣外國獲利不知幾何。可是蘇州織工景德鎮匠作每日應付皇差尚還來不及。這是林某的本意啊!”

沈一貫笑道:“難怪林閣老要君臣共治,政柄由天子與台閣共之,如此天子就不可擅作主張。但君臣共治不過是一句虛言,天下又如何當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