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5章 眾望所歸(第2/4頁)

“左副都禦史周世選。”

宋纁念到這裏頓了頓,這些六部七卿的三品以上官員,一共十三人。

宋纁接著道:“通政使朱震孟。”

“大理寺卿盧維楨。”

通政使,大理寺卿同為大九卿之一,但在這樣的廷議中,卻只能與其他三品官同列。

其中大理寺卿盧維楨,曾任吏部文選司,考功司郎中,在朝中人脈極廣,同時他與黃鳳翔,工部左侍郎朱天球一樣都是福建籍官員。

當年林延潮剛剛任官去吏部時,就是他接待的。

“太常寺卿張汝濟。”

“光祿寺卿陳大科。”

“太仆寺卿艾穆。”

宋纁看向太仆寺卿艾穆,此人是舉人出身,當年與沈思孝,趙用賢一起在張居正奪情的事上上諫,因此而名聲大噪,最後以舉人出身位列太仆寺卿。

同時艾穆還是趙南星的老師。

“順天府府尹王體復。”

位列最末的一名官員出列拱手。天下知府都是正四品,唯獨順天府府尹是正三品。

因為是正三品,他可以參加會推九卿的廷議,參與中樞的決策。

他們一共是二十人,還有七卿,內閣大學士,去掉於慎行就是十人,最後這三十名廷臣一並參與廷議商定出新的禮部尚書。

宋纁當選吏部尚書後,確實選拔很多有政聲的官員。

這幾年來清議上有‘三羊,八狗,十君子’之說。

三羊是楊四知、楊文煥、楊文舉,八狗指趙卿、洪聲遠、張程、蔡系周、胡汝寧、陳與郊、李春開、張鼎思;十君子是鄒元標、雒於仁、李沂、梁子琦、吳中行、沈思孝、饒伸、盧洪春、李植、江東之。

三羊,八狗都是依附於樞輔的官員,於慎行甚至明言這些人都是時相入幕之賓。

至於十君子都是批評過天子,宰相的官員。

當時有人道‘若要世道昌,去了八狗與三羊’。

這樣的輿論不知是否刻意撒布,是出自官員授意,還是士人風評,但無論如何影響到中樞的決策。

宋纁擔任吏部尚書後,從於時論確實提拔很多清議輿論認可的官員。

當然宋纁此舉就是為了權歸吏部,他的背後有天子在上面給他撐腰。

如此在這樣三品以上官員,以及大九卿的廷議中,不再由幾個人掌握權柄。

宋纁看了一眼雨勢,然後道:“今日大雨,諸位請至宴廳歇息,一會將吏部會將堪任官名單給諸位過目,若無異議即行推選。”

說完宋纁轉身離去,其余官員隨即進入闕左門左右的宴廳左右對坐。

因為宴廳不夠大,故而七卿,閣臣們坐一屋,其余人另坐一屋。

宋纁走進宴廳,分別是中極殿大學士申時行,建極殿大學士許國,武英殿大學士王錫爵,東閣大學士王家屏。

下首則是戶部尚書石星,兵部尚書王一鄂,刑部尚書陸光祖,工部尚書楊俊民,都禦史李世達。

宋纁時向坐在首位上的申時行行禮,申時行撐著扶手微微起身,二人點了點頭。

這宴廳內即是七卿,加上通政使,大理寺卿合稱九卿。

各省巡撫,內地者由吏部會同戶部推升,邊地者由吏部會同兵部推升,但從嘉靖十四年以後,由閣臣費宏奏請改由九卿廷推。

陜西三邊,宣大總督,原先是九卿,五府(五軍都督府)會推,萬歷五年時,五府不必參與會推,直接由九卿廷推。

三品以上官員都是由九卿廷推而出。

換句話說另一個宴廳裏的官員都是這個宴廳裏官員選出來的,這些人才是手握明朝最高官員升遷的權力。

權力不僅是合法賜福與傷害,還能改變,決定無數人的命運。

二人禮數都是周到,但是申時行與宋纁二人心底卻打著不同的念頭。

宋纁原先任戶部尚書,與申時行的關系並不壞,在沈鯉與申時行間他保持了一個中立。有時候沈鯉與申時行言語上有什麽沖突,都是宋纁在中間代為轉圜。

但現在沈鯉走後,天子看申時行相權獨大不是辦法,就讓楊巍回家,改讓宋纁擔任吏部尚書制約申時行。

也就是閣部之爭的開始。

宋纁知道天子拿他當槍使的意思,所以他上任以來既提拔很多之前與申時行不和的官員,同時也努力維持著與內閣的關系。

至於申時行當然明白,但楊巍離去後,他對人事的安排越來越不那麽得心應手了。這京城裏清議上不利於自己的意見又起。

而禮部尚書身為九卿之一,申時行是一定要爭取到的,如此再九卿廷議上自己對於局面掌控上會大增。

“元輔,雨是越下越大了。”

申時行聞言笑了笑道:“去年京城裏一滴雨也沒有,我們幾個閣臣著急著如熱鍋上的螞蟻,你主持戶部也是整日皺眉苦臉的。而今年倒是把去年的雨都一起補齊了,老天爺著實讓我捉摸不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