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2章 用人(第2/4頁)

申時行道:“本朝制馭蒙古之策,先帝之時已經定下。蒙古左翼的察哈爾部乃蒙古大汗直屬的中央萬戶,察哈爾部首領素來世襲蒙古大汗,素懷入主中原之心。嘉靖三十年,察哈爾部達賚遜汗率部南遷吞並朵顏三衛,使我朝北面屏藩盡失。到了嘉靖末年,察哈爾部和東北夷(海西,建州女真)連成一片。本朝與隆慶五年與蒙古右翼的俺答汗議和,聯合俺答汗的蒙古右翼制約蒙古左翼,這就是大策。”

“萬歷九年時俺答汗病逝,而今扯力克襲俺答汗之位,若是貿然出兵西海,很可能讓整個蒙古右翼交戰。當年與蒙古右翼的約定無疑化作烏有。諸番無衣無帛,全仰仗於貢市,一旦停止本朝再也沒有制約蒙古的手段。而貢市多年,大同以西諸邊多年鬥米值銀二三錢,今則僅值錢許,本朝也從中獲益匪淺。”

“火洛赤雖興兵進犯,但西海諸部對我大明仍是恭順的。但火落赤部無故興兵,殺我邊將,必須予以懲戒,但不可以一部之作歹,而廢各部之羈縻,不可以一邊之騷擾,而致九邊之決裂。如其背約,則當致討。如其輸服,則不窮追。此制馭之大略也。”

聽了申時行的話,曾同亨深覺得自己太看輕了對方,他這一番話讓令自己在天子面前威信全失。

果真垂簾後的天子道:“申先生所言極是,那不知申先生有什麽主張?”

申時行道:“河洮之變,三邊總督梅友松失職,臣懇請任命新的三邊總督,經略西海。”

天子問道:“申先生,朕上一次問你舉薦邊材,你說何人可以勝任這三邊總督之職?”

聞言曾同亨嘴唇動了動。

申時行出班沒有看曾同亨一眼,而是道:“啟稟陛下,臣保舉戎政尚書鄭洛。”

曾同亨聞言頓時氣得耳紅脖子粗,天子當即道:“申先生,今年五月,順義王扯力克向朕陳詞,欲往西海鎮撫起畔者,收其部落。當時就是鄭洛上奏讓朕允假道甘肅至西海。”

“哪知這扯力克一至西海,火落赤便興兵造事,方有了今日河洮之變,朝廷還未追究鄭洛之過失,怎能大用?”

曾同亨出班道:“不錯,陛下河洮之事不是一日兩日,臣與言官連連上諫,若是早做應對之策,也不至於有今日河洮之事。”

曾同亨此舉就是反擊了。

但申時行沒有應對,而是次輔許國出班道:“大司馬,去年大旱導致諸省受災,朝廷剛剛緩了口氣來。結果國內稍有好轉,邊事又起,能怎麽辦?上面的官員說句話容易,但若要決策下面的官員就跑斷了腿。這朝廷就如同人一樣,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顧了這個又顧那個,事事周全啊。”

曾同亨聞言當即失語,他一名兵部尚書哪裏抵得過兩名內閣大學士。

申時行道:“許次輔不必再說了,這一切都是臣的過錯,還請陛下恕罪。”

垂簾後天子道:“曾卿不必再說了。”

曾同亨退後一步稱是。

天子道:“朕沒有責怪申先生的意思,只是朕不明白,鄭洛能有何方略,難道……難道他還有一個女兒不成?”

聽了天子的話,一旁侍奉的太監差一點笑出聲來。

當年鄭洛為兵部右侍郎時,為了大同巡撫的職位,要文選司郎中蔣遵箴幫忙。蔣遵箴聽說鄭洛有一女很漂亮,於是告訴鄭洛,以女嫁我,經略可必得也。然後鄭洛不顧雙方巨大的年齡差距,還不是同鄉的關系,主動遠嫁最後如願以償成為大同巡撫。

此事動不動就被朝野上下拿來說一說,指責一下,奚落一下。即便現在鄭洛已經是三邊總督,仍是作為他的黑歷史,被人三番五次的提起,禦史在奏章裏作為批判的例子。換了一般要臉的人肯定早受不了辭官了,但鄭洛此人臉皮極厚,且深得‘笑罵由他笑罵,好官我自為之’的為官精髓,官是越當越大。

申時行道:“黃台吉,扯立克兩任順義王受封之事,鄭洛都是出力甚多,他與忠順夫人,蒙古諸部常打交道,論對蒙古了解無人出其之右。”

三娘子是忠順夫人,是俺答汗的妻子。

按照蒙古草原的婚制,他嫁了先後三任俺答汗,從名義上說他就是扯力克現在的妻子。蒙古諸部是有一個習慣,就是大汗不在時候,他的妻子可以統領整個部落,還可以調動兵馬,權力極大。

這三娘子也是一個傳奇人物,隆慶年間,三娘子率軍來到陽和,看到一位名蔡可賢的官員長得很帥,當下心動。於是三娘子以盟約為名將蔡可賢誘至城下,然後帶著幾十精騎將對方擄走,兩人嘿嘿嘿了好幾天。

蔡可賢是兵備道,正四品官,他被擄走明朝上下震動。

陽和上下官兵正不知如何辦時,然而蔡可賢數日後安然無恙地返回。說來也是,從此陽和再無邊事,兩家‘和親’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