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0章 書院雜志(第3/3頁)

他對於顧憲成,顧允成二人影響很大,特別是他所提的‘古者諫無官,以天下之公議,寄之天下之人,使天下之人言之,此其為盛也。’

這句話到了顧憲成手上就發展成為‘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這句話的言下之意,就是東林書院的學生既要關心於讀書事,家事,也要放眼天下關心國家政事,天下政事。

顧憲成主導東林書院後,提倡書院弟子會友,同時主張講會,東林書院的講會什麽人都可以來參加。

林延潮的鰲峰書院講會,主要是提一個命題,讓學生分為兩方彼此辯論,讓學生明白什麽是惟一之法。

但東林書院的講會除了探討精義,就是言政了。

比如在鰲峰書院講會時,有時候書院弟子明明是持贊同儒家的主張,但經常卻被抽到法家,不得不為辯方為法家辯護。

但東林書院卻不同,顧憲成主張讀書人口頭即是躬踐,主張言行一致。你在講會上說了什麽,將來做事為人也要從你說得上面去做。

同時顧憲成,高攀龍他們也經常到講會上主講,告訴於學生他們的主張,他們的政見。

當然顧憲成,高攀龍甚至趙南星的政見都差不多,總而言之就是官場鬥爭派。

什麽是官場鬥爭派?就是將官員都劃分成小人,君子兩類,君子之間意氣相投,互相扶持,同時認為朝堂上的積弊都是吏治敗壞所致,必須在選拔官員把關做好。

只要朝堂上都是正人君子,而小人們統統滾蛋,如此就能革除時弊,政治自然而然就變得清明起來。

同時作為官員要極力規勸天子,以正君道,就算被罷官了也沒什麽,天下的讀書人都會站在你這一邊的。

這一說法得到了很多讀書人的認同,因為這樣的思維也很簡單,讀書人不用太了解什麽國家政治上的事,但官員的好壞賢明他們還分不清嗎?

有道德的人就是好官。

什麽是有道德,居官清廉,能諫皇帝,敢懟大臣就是好官。故而明末政治作秀的官員頻出不是沒有道理的。

至於林學那一套以政績論官員的,當然是歪門邪道。

如此東林書院,鰲峰書院就各代表了林延潮,顧憲成二人不同主張,培養出的學生也是截然不同。

顧憲成更在乎於讓天下的讀書人都可以支持自己政治主張,而林延潮則是更在乎讀書人們能夠接受他的學說,以經義啟民智,才能以經義定國策。

而與此同時一道聖旨也抵至侯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