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9章 詩書滿腹氣自華(第2/4頁)

想到這裏,二人對徐貞明有些看輕,不明白林延潮為何大力邀此人來書院教學。

林延潮卻道:“孺東兄所言發人深省,我們事功學派常提通商惠工,但通商惠工必以農事為先。這又是什麽道理呢?大家都知道,咱們鄉裏都設有市集,每逢初一十五,老百姓即拿著農貨去趕集,互換所得。但為何要初一十五設市集,而不是天天都設集呢?”

“那是因為老百姓手裏的農貨沒那麽多,每日都去市集反而耽誤農事。但若是老百姓手裏農貨足夠,不僅自己足夠吃了,還有多余交換,否則放在手裏就爛掉。如此他們必然有空就去趕集,那時不重生產而在交換。鄉市裏再以初一十五設集反而不便,改為天天有集,這才是真正的通商惠工。”

“故而農事一日不穩,我們一日不足以談通商惠工!故而正如孺東兄所言,這盡地力才是天下第一等之學。”

聽了林延潮之言,徐光啟眼底有一等亮色升起。

林慎,徐熥,翁正春等人也是心悅誠服,明白了他請徐貞明的用意。

徐貞明沉默半天方道:“賢弟之見識,某不及萬一。”

“慚愧之余,某想起某少年曾羨班都護,書生投筆從戎,又曾羨荊軻高漸離,狂歌過燕市,而今已經風燭殘年,想的只是給後世留些什麽。我不圖青史留名,只願有益於子孫就行。”

眾人聽徐貞明之言都十分欽佩。

而林延潮也是點了點頭,從以農為先再到通商惠工,自己的學說也算是跨出了一大步。

這看來沒什麽區別,但卻是堅實的第一步。

為何這麽說呢?

儒家強調士農工商等級尊卑來保障農民的利益,而法家則是國家壟斷其他一切之利益,來鼓勵耕戰,所以在農事上,無論是法家和儒家都是一致贊成的。

董仲舒當年提出新儒學,他明白一個新的學說貿然提起就會引起大的辯論。

所以董仲舒先提出了大一統,大一統是儒家與法家的共識,先取得共識再默默推行自己的主張。

林烴當初得知自己大力推廣番薯,感到放心也是如此。

他可能對事功之學並不了解,心底存有懷疑,畢竟從南宋以後,這事功學派已是斷代多年,但林延潮的第一步卻是得到了他的認可,同時也贏得了很多士大夫的好感。

但下一步怎麽走卻是兩說?

林延潮要以農為先,是為了發展商業工業,按照國富論裏所說社會化大分工的細分,提高生產效率才是正途。

但是儒家法家卻是通過壓抑其他行業來保障農業。這就如同戰國時農家的主張一模一樣,農家提倡上至天子,下至百姓,這樣君民同耕的辦法來鼓勵農業,甚至還提及市無二價,也就用統一價格的方式,來保證農業的生產利潤。

所以這才是雙方的根本分歧所在。

但是無論下一步怎麽走,這第一步林延潮算是走成功了。

但是也有美中不足的地方。

林延潮從京裏得來的消息而知,這功勞最後被李三才摘了桃子。

番薯是林延潮從番邦引進的,這功勞是跑不掉的,所以林延潮倒是無妨,但徐貞明操勞了一輩子,最後竟落得罷官。

林延潮不明白其中申時行是如何操作的,他也沒與自己明言。但林延潮個人猜想過去,應該是申時行覺得自己馬上要退了,故而以此為籌碼來拉攏王錫爵。同時裁撤徐貞明是天子的決定,所以這個功勞最後不好分給他。

當然還有什麽另外的原因,自己就揣測不到了。

一般想到這裏,正常人肯定是要覺得林延潮被申時行坑了。但林延潮知道申時行一手和稀泥的好本事,他以後有的是用得著自己的時候,所以一點也不著急。

下面書院準備之事有條不紊地進行中。

在人事上,林延潮本人出任山長。

古代書院的掌教者為何要稱山長?這是也有來由的,過去隱居山林的名士稱為山人。

山人一貫是隱士的雅稱。而最早的書院都是民間辦學,故而掌教者不是朝廷指定,都是隱士的身份,因此稱為山長。

對於林延潮而言,他看重不是這個身份,對於他而言從官員任上退下後而成為山長,這將會是一段很有意思的人生閱歷。

當過官員後,能夠知道什麽叫以蒼生為念,成為書院講者後,方體會盼君成才的心情。無論在廟堂還是在江湖的經歷,對於林延潮而言,都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

而書院比起兩個月前,也是有了驚人的變化。

原先書院只是三元坊裏幾處不起眼的民宅,但現在外頭已是立起了黛瓦白墻。

書院大門上書寫著‘鰲峰書院’幾個字,外頭是鬧市喧嘩,結廬在人鏡。進了書院大門後,卻是另成一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