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1章 造勢(第2/4頁)

“如此朝廷也省事了,以後是不是也能將一個縣甚至一個省的錢糧包給幾個大的鄉紳,由他們代征,當年元朝行撲買之法而民怨沸騰,此事是有教訓的。”

宋纁聞言笑了笑,沒有與王錫爵爭辯。

“元輔如何計較?他可不能坐視不管啊!”

宋纁看了王錫爵一眼,壓低聲音道:“閣老真不知道?此事就是林侯官在背後出的主意啊!”

王錫爵聞言腳步一停,身後的戶部大小官員,見王錫爵突然停下腳步不知出了什麽情況,當即也是停下腳步,對著四面屋檐裝作無事地聊起天來。

王錫爵此刻心底震驚無以復加。

怎麽事事都可以看到林延潮的影子。

從徐貞明屯田種番薯,再到郭正域出言支持開海,最後到現在兩淮鹽稅,都有林延潮插手的痕跡。

他不是辭官還鄉了嗎?為何還能有如此影響力?

一兩件事上也就罷了,但這三件事聯在一起,卻令王錫爵深感不簡單,莫非他在這背後下一盤很大的棋?

“閣老?”宋纁問道。

王錫爵示意無妨,然後問宋纁道:“大司農,以你之見林侯官如何?”

宋纁聞言想了一會,然後道:“這一時倒是不知如何說起。”

王錫爵道:“難道大司農諱莫如深?”

宋纁笑道:“閣老與林侯官當年同為會試主考官,論知其人閣老應該在宋某之上吧。”

王錫爵從戶部衙門回到自己家中,管家王五上前道:“老爺,弇州先生的家仆陶正求見!”

王錫爵仍在沉思林延潮的事,他看了王五一眼倒是沒有回過神來。

王錫爵的管家王五與張居正的管家遊七,申時行的管家宋九,被京中官場稱為五七九。

當時有人模仿史書為五七九三位作了一個列傳,人稱五七九傳。

五者,姓王名佐,人稱王五,七者,姓遊名守禮人稱遊七;九者,姓宋名徐賓,人稱宋九或申宋九。

這文章如何暫且不論,就說當時官員對幾人風評。

於慎行評價遊七、宋九,就毫不客氣地比作梁冀家奴秦宮、霍光家奴馮子都也,梁冀,霍光都是權臣,作為二人的家奴,秦宮馮子都皆十分的囂張。

唯獨王五,於慎行評價了一句,王五以清謹為名,不大烜赫耳。

後來沈德符作萬歷野獲編裏提到這五七九傳,說遊七驕橫那是真的,但宋九的事有點誇張了。他還說這五七九傳其實就是一詞林大佬寫的,因入閣失敗故而借遊七,王五的事來諷刺宋九。

最後沈德符還怕自己說得不明白更是在書裏一處不起眼的角落寫上,這五七九傳其實就是於慎行托名寫的。

不過沈德符與於慎行對王五評論倒是一致。

王五曾娶了一個京中名妓馮氏為妾,但此事觸了王錫爵之諱,最後王五不得不將馮氏逐出。

王五行事更是比宋九小心,在外接洽時從不敢與官員並走同坐,每次見了官員都是恭恭敬敬的行禮然後避道在一旁。

王錫爵問道:“這陶正怎麽來京了?”

王五道:“聽聞是來送信,小人想來不是弇州先生又得了幾樣古玩,送到京來請老爺掌眼吧。”

王錫爵聞言笑了笑。

王錫爵,王世貞都是很喜歡古玩,故而志趣相投,不僅他們二人連他們的家仆王五,陶正都是如此。

廳裏陶正一見王錫爵即上前磕頭,王錫爵笑了笑道:“你家老爺身子如何?”

陶正嘆道:“回閣老的話,不太好,身子一日壞似一日。”

王錫爵面色凝重當即道:“坐下說。”

二人聊了一番,王錫爵才知道這一年多來王世貞右眼失明,左目也是不能視物,所以派家仆來請王錫爵在朝廷那說話,讓他盡快辭官回鄉。

王錫爵聽聞老友如此,也是不勝傷感當下允了。

接著王錫爵又問陶正王世貞近況,王世貞雖在病中,人卻不閑,給了一位叫李時珍的寫的書作序,這一次陶正還將此書帶到京裏來給王錫爵過目。

王錫爵笑了笑接過書來,上面還有王世貞的一封信。

王錫爵取信看完後卻是臉色一沉。

然後王錫爵若無其事地問起了南京,及老家的情況,突然他話鋒一轉道:“你家老爺在信裏提到南京的官員,對於兩淮鹽稅變法甚是支持,此事當真?”

陶正道:“確實不假,老爺說官員,鹽商,灶民都稱其便利,不過聽聞朝廷上面對此策有些反對,所以當地士紳都甚為擔憂,有些蘇州,兩淮的官員還到老爺府上拜訪,懇請老爺在朝廷上說幾句好話。”

王錫爵站起身來,負手踱步了一陣問道:“你家老爺雖在南京任官,但眼既不好,身子也不好,平日裏足不出衙,很多也是道聽途說來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