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6章 光耀門楣(第4/4頁)

不過大伯三叔雖授冠帶,卻沒有封贈,所以大娘三娘只是穿著普通人家的衣裳,雖說二人都是披金戴銀,但在林淺淺身邊就被比下去了。

林淺淺禮服是格外光彩奪目,髻上發釵金孔雀六支,口銜珠結,另還有珠翠孔雀一支,後鬢翠孔雀兩支,霞帔上施蹙金雲霞孔雀紋,褙子上施金繡雲霞孔雀紋。

大娘三娘以及其他女眷見林淺淺這一身都是露出羨慕至極的神情來,這可是誥命夫人啊。林淺淺這一身就是三品誥命夫人方能穿戴的禮服。

一般官員的夫人要穿戴上這一身都已是人老珠黃了,但林淺淺如此年輕既佩上這一身與林延潮站在一起,這一幕真是羨煞旁人。

至於敬昆,林用等後輩也都是穿戴一新。

林高著見人來齊了點點頭當即道:“此去水西祭祖,你們要守禮,不要讓人家看輕了。”

眾人一並稱是,隨即出門上了轎子。

閩地騾馬很貴,又多是水路,所以不乘馬車,多用人力。

但見三元坊裏,四擡二擡的轎子,就如此排在巷街裏,轎夫家丁隨從站在一旁,坊裏的百姓都是在道旁觀看,聽聞林家這一趟是要回老家祭祖,都是羨慕至極。

這一趟人是浩浩蕩蕩的離開了三元坊,這一幕如何的風光啊,可以稱得上是光宗耀祖,誇耀鄉裏。

如此林家的隊伍就由城南出城,然後在城南茶亭稍稍歇息。在經過茶亭時林延潮的同案舉人陳一愚出來迎接。

陳一愚是嘉靖三十二年狀元陳謹之子,與林延潮同在文林社,彼此又是同案,家又住在茶亭附近,聽家人說前面有隊伍出行就出來看看,沒想到就碰到林延潮。

二人好生敘舊一番,陳一愚說改日約齊同案大家一並聚一聚,林延潮想起自己的同年,同案這麽多年不見,回鄉是一定要見面,於是就答允了。

稍後林家一行人從茶亭起程,經過沙合橋,萬壽橋來到閩水邊的渡口,然後在此坐船過江。

船沿閩水而上,過了洪塘烏龍江白龍江合流處,這裏水勢有些湍急。

過了三江交匯之處,水流就平緩多了,不久又到了一處江口但見江面如鏡,風平浪靜,江岸邊民居鱗次,碼頭漁船往來,廛市上是車馬不絕,更遠處是重重山巒。

這裏就是水西林氏所居的南嶼,顧名思義,這裏也是一處島嶼,與洪塘一樣都處在閩水下遊的江島之上。兩處地方其實離得很近,不過是一江之隔罷了。

下船後,水西林氏早派人迎著,然後抵至水西村的林氏宗祠。

水西林氏在宋時家族就出了十九名進士,到了明朝林春澤後子孫又連續進士及第。

到了村口就可以看見遠遠近近聳立在那的進士牌坊。

當年祖上遷至洪塘,林家一直沒出什麽讀書人,與水西這邊也就少了往來。當然在家裏人說來,就覺得別人嫌棄你寒酸,看不起你雲雲。其實人家不一定有那心事,倒是兩邊差距過大,你看人家一個個都是官身,自己這邊就是一個普通老百姓,子弟都是舉人秀才,自己家的子弟連個字都不識。

到了這個份上,心底會有一個落差,人家叫你來,你也不好意思去,所以也只好眼不見為凈了。然後往來少了,再好的親戚也會日益疏遠。

現在林高著命人在進士牌坊前下轎,眾人站在這裏看著進士牌坊卻有一等吐氣揚眉之感。

今日重歸這裏,林家總算可以擡頭挺胸了,為自己的祖上爭一口氣了,算是光耀門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