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9章 開海(第3/3頁)

眾人都知道皇帝的辦法是什麽,之前就是讓張鯨撈錢,結果搞得南北官員無不彈劾。

王宗沐也是尋思再三,然後才道:“士琦,怎麽方才說一半不說了?”

王士琦道:“是,那孩兒姑且一言,海上朝貢之國中,如琉球一國三王都有貢船可不持有堪合入貢。”

“次者南洋十一國,西洋三國皆需持堪合入貢。”

“最後就是倭國,不給堪合,不許入貢。”

林延潮聽了王士琦的分析,他也就是把朝貢國分類,如琉球這樣的國家,關系到了不持堪合隨便入貢的程度。朝廷在福州設有柔遠驛,專門接待琉球貢使。此意味琉球貢使不必如其他貢使那般必須千裏迢迢到京師方能入貢,然後再千裏迢迢的運回家去,運費就不知去了多少,這放在現在就是‘全天候戰略合作夥伴關系’。

然後就是其他各朝貢國,有的必須規定來京,有的不必,但不必來京的,必須持有堪合,而且貿易的數量也是有限的,不是你來十艘船我就給你十艘船的貨,你賣不出去的東西,我還要給你兜底。不過這樣也算是不錯,換句話說可以稱得上是‘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系’。

剩下的倭國,那就是別說什麽夥伴關系了,大家都已經撤交多少年了。但這是官方的,私底下兩國海商倒是常來往,而且還是彼此‘第一貿易進出口國家’,可是這中間的錢都給兩國海商,以及琉球,葡萄牙人賺走了。

而且明朝雖開放了月港,但給予船引的八十八艘裏,都是前往東西二洋的,這東西二洋是南洋的東西二洋,總之沒有一艘是往倭國走的,換句話說倭國還處於明朝的‘貿易封鎖’的名單裏。

王宗沐問道:“此是何意?”

當下王士琦自信道:“依孩兒之見,若是朝廷可以改變陳規,允許在閩,浙,粵數地開海。卻在口岸之處課以重稅,譬如對琉球的貢船采用輕稅,仍是二十稅一,對於其他各國貢船則是十稅一,甚至五稅一。如此之法,即富裕沿海百姓,更讓國庫得以充實,最重要是維持朝廷與宗藩的朝貢之體,將大權操之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