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5章 薪火相傳(第3/3頁)

“這張江陵雖其意甚誠,但老夫心想,我是何等人,怎麽是他揮之即來,召之即去的。當下老夫本不願意就任,但後來又想,我輩讀書一輩子,所求的也不過是修齊治平這幾個字。這張江陵老夫就算再討厭他,但老夫卻是朝廷的官員,治河又不是給他治的,而是為了社稷百姓。”

林延潮聽到這裏,哪不明白潘季馴話中之話,言中之言,此刻他對潘季馴只有敬佩和感激。

潘季馴緬懷了一陣,繼續道:“此時此刻,老夫與張江陵的過節,早已煙消雲散。他早已是作古,老夫也是風燭殘年之人。但老夫唯獨慶幸的,就是當初沒有意氣用事,接受了河道總督之職。這十幾年兩度浮沉,治河馬上大功告成,如此老夫一片丹心足照汗青之中了。”

林延潮遠望微山湖波瀾不興,靜水流深。看到這裏林延潮感嘆道:“挽淮河,束黃河,治運河,多少帝王將相為此殫精竭慮,但唯獨司空一絕河患,既此非忍辱負重,胸懷為國為民之心不足以辦成。”

“當然治河之事,也不是老夫一力完成,也當薪火相傳。說到這裏,宗海你還到而立之人,即官拜三品京堂,是何意思?如此年輕就致仕,官場之上是你的兒戲的地方嗎?半點也沉不住氣?”

林延潮立即道:“學生辭官……”

潘季馴打斷道:“你不必拿養病,省親這話搪塞老夫,你是個有志於事功之人,求得是修齊治平。當年你因黃河水清水濁之事,被張江陵趕出京去,老夫記得你當時說過,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所作為,就算是讓你屈居一名縣令,你也願意。怎麽到了今日,這話猶自在老夫耳邊,你倒是忘了一幹二凈了?”

林延潮想起當年的事,他也不由感慨道:“是啊,當時司空還告訴我為官之道,當不問是非,直道而行。這幾個字學生一直記在心底,但是可惜學生一直沒有辦到這幾個字,行事彎彎繞繞的,瞻前顧後,反而畏首畏尾,倒是沒有年少時那般勇猛精進了。”

潘季馴不屑一顧道:“你倒還記得,其實這幾個字老夫也未必辦到。”

“司空你……”

潘季馴笑了笑道:“老夫年已七十,應當是致仕了。老夫當初修成此書就是打定告老還鄉的主意。月前向天子引年乞休,天子復旨卻道,河務重大,老夫以特旨起用,故不拘年限,照舊供職。老夫想來想去,朝廷不讓老夫走,這是沒有人可以接替啊,老夫有意向元輔舉薦你,你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