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82章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第3/4頁)

後來一個人變成了一群人。法家治世,以兵革殺伐,以嚴刑峻法為文,文字只要以刑法政命之名存在即可,但有一等人卻不肯,他們飽讀詩書,以先賢之言為規,讀書授徒,不受王化,故而韓非子雲“儒以文亂法”。

而到了今日,國家之賊,已成了這些世代簪纓,口頌詩書之人。他們身有功名,免稅避法,日復一日窮奢極欲,講著“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道理,覺得得來一切理所當然。

大多數百姓們目不識丁,自己又能聽誰之言,辨何是非?誰又能替他們講道理?

正如有了長矛弓箭,方能對抗匹夫之勇。

辦義學不是讓更多的老百姓成為讀書人,更是讓每個老百姓都是讀書人而已。

如此讀書人還有什麽了不起的。

林延潮一篇文章,若用白話翻譯,大概就是上述的意思。

文章一氣呵成寫完,區區數百字,用了不過一盞茶的功夫而已。

林延潮寫文章,從不修稿,筆停則文成!

吹幹墨跡林延潮攜卷走至大堂,林烴與眾學生們都在。

眾學生們正向林烴請教學問。

林延潮將文章遞給林烴道:“許久沒有請老師指點文章了,今日學生偶得一文,請老師指點。”

林延潮此言一出,眾人都是吃驚。林延潮當官以後,已經是許久不寫文章了,這一次竟重操筆墨。

林烴當下將林延潮的文章讀了一遍。

林烴看完後,彈紙笑道:“此文可以為心聲。”

眾學生們聽了不由翹首以待,眾人爭相傳閱,三五人湊在一起讀文。

袁氏三兄弟,楊道賓本因林延潮的前程而忐忑,但今日讀過這篇文章後,都是震撼不已,所謂醍醐灌頂也不過如此。

袁宗道不由仰天道:“我以往埋首窮經,今日方知不過一書蟲而已。”

袁宏道道:“讀書不能思辨,白讀而已。”

袁中道道:“不讀書是愚,我等為了讀書而讀書也是愚。”

楊道賓斥道:“說了這麽多,還不是要讀書考功名。”

楊道賓話中如此,但手中看到文章看到時,心底震撼無二:“王陽明當年雲,讀書是為了成聖賢,但若是老百姓都能讀書,那麽不是人人皆可能成為聖賢嗎?”

“普及義學之意,大概就是如此了,林宗海此心還真是夠大的。”

楊道賓這幾日本來有離去之意,但看了林延潮的文章,卻為以往見識淺薄而後悔,又暗自慶幸沒有草草作出決定。

袁宏道出聲:“學功先生,請允我以此文刊印,讓讀書人都能知曉。”

林延潮皺眉沒有立即答允。

其余學生都是道:“先生,今日朝堂上不少奸人都攻訐義學之事,此文一出絕對可以堵住這些宵小之口,也挽回了海青天的清名。”

“是啊,若是繼續讓這些人攻訐下去,海剛峰非辭官不可。”

林延潮聞言終於點點頭道:“好吧。”

得林延潮答允,袁宏道大喜,當下揣文而去。

袁宏道先回到房中,二話不說拿起自己的印章,在林延潮的文章上首蓋印,然後珍而重之的收好,自顧道:“這等絕世之文,為傳家之寶倒是次之,重要的是,可以告訴袁家後人讀書之不易。”

“爾等於課堂消磨之光陰,乃一代一代之人爭取而來,敢不珍惜嗎?沒錯,就是這樣的話,拿來教育子孫。”

於是袁宏道將文章又讀了一遍並背誦之後,將林延潮原稿藏好,自己重新寫了一篇帶走。

但袁宏道卻忘了自己並非過目不忘,自己背誦的文章裏,與原文相較錯了一個字,日後刊發出來,引起爭議,成為後世文壇上一樁公案。

直到最後原稿現世,這才結束爭議,但這篇“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之文,早以成為學校拿之“全文背誦”的文章,一代一代之人已是無法改口了。

於是經過三袁,楊道賓,以及林延潮的眾門生的傳揚。

不過數日林延潮的文章,立即傳遍京師,一時之間洛陽紙貴。

當初林延潮尚是舉人時,名聲不顯,一篇漕弊論,尚且名動京華。

今天林延潮已成為了林三元,天下讀書人都傳頌他的文章。這一篇“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文章一出,頓時讀書人爭相讀之。

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一樹一獲者,谷也;一樹十獲者,木也;一樹百獲者,人也。

有人讀到此時,但覺紙上之聲,振聾發聵。對於這段管子的原文,有了新的認識。

……利在一身勿謀也,利在天下必謀之,利在一時不謀也,利在萬世必謀之……

……子孫雖愚,詩書必讀,忠厚傳家,乃能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