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82章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第2/4頁)

林延潮道:“你說的義學之事,還是黃河大水之事。”

丘明山道:“二者皆是。”

林延潮道:“沒錯,黃河大水的事,我可以放在一旁,但義學的事不可。”

丘明山道:“東翁的同年在禦使台的不少,何不讓他們出面為我們說話?”

林延潮道:“不可,狗咬你一口,你不能也去咬他。彈劾奏章來往,只能令朝堂上更加烏煙瘴氣而已。”

林延潮正說話時忽然下人稟告道:“老爺,濂浦的林老爺來京了。”

林延潮一聽又驚又喜道:“老師身在何處?”

下人道:“已是到前院。”

林延潮立即責道:“怎麽不早通報,隨我速速出迎。”

林延潮當下來到前院,但見一名四十多歲穿著青衫男子,正負手立在院中,一旁下人給他從馬車上搬行李。

林延潮立即道:“學生林延潮見過老師。”

這青衫男子回過頭來,走至林延潮面前扶起來,上下打量了一番後嘆著道:“十余年前,你為儒童,我方而立,而今你逾弱冠,為師卻已是老了。君似東去之水,我只是江邊礁石,然而能目送你遠去,知吾學所托得人了,足哉!”

林延潮心底百感交集道:“老師,正值盛年,大有可為,何必言老。”

林烴笑了笑道:“若無眷念紅塵名利之意,心即已是老了,為師這幾年來嘗生死別離,人間種種之苦,早沒有了仕進之心。我這一次來京,不願驚動任何人,順緣而去,你也不必替我奔波。”

林烴這一句話將林延潮所有的話堵住了,林烴是何人,不說這一次前禮部尚書陸樹聲力薦他出山。

不說他濂浦林家在以往朝中多少人際關系。

更不說庶吉士出身。

僅僅憑著他是首輔申時行的同年,申用懋,申用嘉的老師,他要想仕途得意,一點也是不難。

可林烴卻沒有了仕途上進取之心,這點誰來也沒用。

下面林延潮吩咐人招待隨林烴而來的家人,自己則是相陪。

林烴坐在位上道:“對了,我一來京,即聽聞禦史彈劾你是嗎?”

林延潮苦笑道:“真是壞事傳千裏,連老師都聽說了。”

林烴笑了笑道:“那你與我說一說吧。”

當下林延潮如實說了一番。

林烴聞言正色道:“這興辦義學之事,為師以為你沒有錯。”

“我生平只收過你一個弟子,你非我的族親,又是寒門出身,除了家父,族裏不少人都勸我不將你收門下。”

“但為師見你第一眼起,即知你是讀書之才,有志於科舉,但心底急功近利,此非讀書之道。我不忍荒廢良才,當時辭官在家又有空閑,故而才教你讀書。”

林延潮道:“老師的恩德,學生一輩子也不會忘記。”

林烴搖頭道:“我只是說個例子罷了。延潮你家貧貧寒,非名門之後,若不得門路,如何與林泉,葉向高他們相爭。茫茫人海中,你我相逢是一段緣法,那麽其他人呢?其他懷有才華之人呢?”

“興辦義學,就是讓天下百姓知道,讀書明禮,非富家子弟獨有。科舉做官,非官宦人家之門。人不怕吃饅頭,怕的是從曉事起,就知自己一輩子只能吃饅頭。”

“王荊公曾道,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讀書也是如此,去不去在於志向,但我等所為在於開一條路。讓想走這條路的人知道有沒有錢,何等出身都不是難處,讀書只在於天資,只在於有志者事竟成而已。”

“我等讀書人與人常道何為仁?過橋後,再助人過橋,這就是仁。仁者,愛人而已!”

林延潮聞言不由深受觸動,當下道:“多謝老師,學生記住了。”

林延潮深受觸動,一旁堂下的袁可立,陶望齡聽到林烴與林延潮的對話,不勝佩服。

也只有林烴這樣的業師,才能教出如林延潮這等的學生來。

林延潮安頓林烴後,然後即是回到書房。

方才林烴的一番話令他思緒不能平靜,想到武英殿裏天子的見疑,自己官職任命遲遲未下,他有很多話堆積在心底,不吐不快。

林延潮看到書房裏的筆墨,心有所動,當下磨起墨來。

親自動手磨墨,幫他平和了心情。

但見墨已化開,林延潮取過一支筆來,擡頭看了一眼庭院中景色,然後在紙張上運筆如飛。

屈指算來,林延潮已是許久沒寫過文章了,今日卻文思如泉。

文章的名字很簡單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這一句話取自管子。

人一生下來,爭的就是分肉吃肉的權利。

最初時,身體最強壯之人壟斷一切,但有長矛弓箭之後,從此弱者敢不從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