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19章 功成不必在我(第2/4頁)

林延潮率先贊許,其他歸德府的官員則也是滿臉喜色,齊聲道謝。疏通賈魯河此事若傳至歸德,老百姓們還不得奔走相告,眾人歡慶。

這是林延潮高升知府後,為歸德老百姓所爭取的第一件事,這也是他的政績所在。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聲音有點小,歸德官員不多,所以喝彩聲有些孤單和零落。

林延潮側目掃了一眼,沈同知與在場的大多數開封府官員。

那眼神中的意思,分明是說,你們怎麽一點反應也沒有,河督李子華難道說的不好嗎?你們聽的不感動嗎?

你們不為“為官一任,造福一方”這八個字激動,而歡呼雀躍嗎?

吏部侍郎陳經邦也是順著林延潮的目光看了過來。

見到如此,沈同知他們唯有含著眼淚紛紛道:“制台之言,我等謹記。”

“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實乃我等官員第一要義。”

“此言真精彩至極,發人深省。”

李子華也是接受著眾官員的祝賀,笑著道:“本督在此多謝諸位同僚的支持,皇上日理萬機,卻能關心賈魯河疏通這樣的小事。”

“我等為官上下都唯有皆力為之,好報答皇上的聖恩啊。”

眾官員都是佩服,什麽叫打落了牙齒含血吞,這樣的本事,總督大人,才是舍你其誰啊。

而林延潮則笑而不語。

當下李子華,林延潮請陳經邦上座。吏部侍郎來後,廚子又重新布菜。

但陳經邦卻道:“不必了,我看你們也沒動幾筷,本官就僅以薄酒,祝賀林府台榮升。”

陳經邦看了一眼筵席上的菜,不由訝異笑著道:“聽聞河南不富裕,今日親眼所見,方知此言不虛。”

李子華笑著解釋了幾句,不過又是河南窮,我們官員當以身作則這樣的話。

陳經邦隨便恭維了兩句,一旁陳經邦的隨從卻是在心底譏笑,這飯菜還不如我們下人吃的。

什麽以身作則,一個字假。

筵席上,林延潮與陳經邦是談笑自如。

但眾官員卻沒怎麽動筷子。

這到了最後誰沒胃口?

難怪李子華請林延潮留下時,林延潮說自己在,恐怕你們胃口都會不好。

原來如此!

為什麽方才在集議時,林延潮方才不爭不搶的,原來是早知道自己高升歸德府知府的消息了。

早知如此,我們還商量個屁。

林延潮是故意惡心李子華的吧。

李子華運作了半天,不僅疏通賈魯河的事丟掉了,連之前運作的歸德府知府也丟了,真是一敗塗地啊。

席上陳經邦舉杯對林延潮道:“林府台,我與你同僚多年,見你升任知府,也實是欣慰。僅以此酒賀之!”

林延潮亦舉杯道:“下官何德,能得天官恩薦!肝腦塗地也不足以報答。”

與陳經邦對飲後,李子華也是舉杯笑著道:“林府台,在京可為翰林,外放可稱能臣,本督不甚佩服之至。”

看著李子華的臉,林延潮吐的心事都有了。

但林延潮點點頭,端起酒杯道:“謝制台誇贊!以後治下為官,懇請制台多多教誨。”

李子華笑了笑道:“不敢當。”

二位大員敬酒後。

方才還與林延潮鬧著大紅臉的沈同知也是舉杯道:“林府台,年紀輕輕即任知府,他日前途不可限量。下官在此敬府台一杯,他日扶搖青雲上。”

林延潮笑了笑道:“多謝沈司馬吉言。”

幾杯酒下肚,林延潮已是微微熏然。

而其他的官員也是陸續上前敬酒。方才那些不愉快,那些譏諷早就不知到哪裏去了。

林延潮榮升知府,他們必須要上來敬酒,你就算再不快也必須壓下。

否則被人見了,覺你不識大體。

“之前下官冒昧了,府台,大人不計小人之過。”

“府台,鵬程萬裏,我等望塵莫及,他日懇請提攜一二。”

林延潮笑著應答。

春風得意,不過如此。

不知不覺喝了十幾杯酒,林延潮已是醉了。

這一刻什麽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兼濟天下蒼生,力挽大明國勢都是虛的。

那是大道理只是大道理,實實在在的,唯有這一刻榮升的喜悅。

為官五年見過廟堂,如何如何之高,也見過江湖如何如何之遠。

貶官至歸德任同知,此中滋味,酸甜苦辣唯有自知。

現在林延潮仕途的谷底已是過去,正四品,緋袍大員了,一府正堂,治下三十萬人的父母官。

前方風景已是在望。

為官五年,即已主政一方!自己不過二十五歲,仕途從知府而後,就只是一個開始。

任命之後,林延潮即返回了歸德府。

來儀封時,暴雨傾盆,下個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