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眾多“辛德勒”,眾多“魯迪”(第5/8頁)

5月8日,起義領袖莫迪凱·阿涅萊維奇(Mordecai Anielewic,1919—1943)和他的女友以及另外幾個人在歡樂街18號指揮所服氰化物自殺。16日,指揮鎮壓行動的德國黨衛隊少將於爾根·斯特魯普(Jürgen Stroop,1895—1952)宣布行動結束,下令縱火燒毀著名的華沙猶太大教堂以示慶祝。他大有德國人辦事認真的精神,當月就給希姆萊發去長達75頁、附有52張照片的正式報告,題目《華沙猶太人居住區已不復存在》,通常稱《斯特魯普報告》。後來在紐倫堡審判中這份報告被當作納粹罪證出示,讓人們知道那次行動納粹強制運走了56,885人,約13,000名猶太人和“波蘭匪徒”被打死,參加行動的黨衛隊和德軍有17人死亡、93人受傷。

戰後在當年猶太人委員會所在地建立了“猶太英雄紀念碑”(Pomnik Bohaterów Getta,英語Ghetto Heroes Monument),1948年4月19日揭幕。紀念碑正面是一組圍繞莫迪凱·阿涅萊維奇的起義者青銅群像,持槍和“莫洛托夫雞尾酒”的男人、女人以及兒童,下面是波蘭、英、希伯來三種文字的銘文:“猶太民族向它的鬥士和先烈致敬”(Jewish nation to its fighters and martyrs)。

注意,別把1943年華沙猶太區起義和1944年華沙起義相混淆,1970年12月7日聯邦德國總理威利·勃蘭特震驚世人的“華沙之跪”就發生在這裏。有人問他為什麽那樣做,勃蘭特回答:“我突然感到,僅僅獻上一個花圈是絕對不夠的”(Ich hatte plötzlich das Gefühl,nur einen Kranz niederlegen reicht einfach nicht!)。

細心的讀者當會注意到,被起義者殺死的除納粹黨衛隊外,還有烏克蘭警察。這是因為烏克蘭民族主義者十分復雜,一些極端分子,例如,1944年伏擊蘇聯烏克蘭第一方面軍司令員尼古拉·瓦圖京致其死亡的“烏克蘭起義軍”,既反德也反蘇、還反對波蘭和捷克,並且殘酷迫害猶太人,另一些極端分子則反共、反蘇、反猶,但不反對納粹德國,納粹在波蘭各地建立的猶太區用了不少這樣的烏克蘭人做幫兇。

1970年12月7日,聯邦德國總理威利·勃蘭特“華沙之跪”

納粹對集中營的控制自然比對猶太區更嚴,但就在那裏,也爆發過猶太人的反抗。特雷布林卡滅絕營1944年8月便發生過一次武裝暴動。兩個年輕人用仿造的鑰匙打開倉庫門潛入德軍武器庫,獲得不少槍支、手榴彈,用垃圾箱傳送給其他人。不巧一個囚犯私藏貨幣被納粹警衛發現,囚犯們害怕納粹會搜查囚室導致事情敗露,便提前行動。他們殺死了幾名納粹和烏克蘭警衛,燒毀了一個油箱、一些軍車、幾間營房和倉庫,還用手榴彈襲擊了黨衛隊指揮部。然而,畢竟實力懸殊,暴動最終還是被鎮壓下去,約1,500名囚犯在暴動中死亡,但也有70人逃出。盡管納粹派出警衛追捕,但因一些逃出者持有武器,進行還擊,仍然有少數人獲得自由。受這次暴動影響,滅絕營毒氣室運行中斷了一個月。

美國電視劇《大屠殺》講了魯迪潛入索比波爾滅絕營發動囚徒起義的事,那是有史實依據的。原來,那個集中營的囚徒早在1943年春就組建了一個以波蘭猶太人利昂·菲爾德亨德勒(Leon Feldhendler,1910—1945)為首的秘密反抗組織,計劃投毒殺死集中營警衛、奪取他們的武器,發動起義。但毒藥被黨衛隊發現,五名囚徒因此被槍殺,未能實施。又曾計劃縱火,乘亂逃出集中營,也因納粹在集中營周圍埋設地雷難以實行。9月底納粹從明斯克送來2,000名猶太人,包括100名蘇軍戰俘,其中有一名軍官亞歷山大·別切爾斯基(1909—1990),事情出現轉機。別切爾斯基是一個經驗豐富的戰士,隨即成為反抗組織主要領導人。他制訂了一個由蘇軍戰俘襲擊集中營軍火庫奪取武器,殺死黨衛隊看守,然後和其他囚徒一起從集中營正門逃出的計劃。10月14日暴動按計劃實施,約320人成功逃出,一些人參加了遊擊隊。盡管後來不少人戰死或者被各地與納粹合作的反猶分子殺害,最後還是有62人活到戰爭結束。

菲爾德亨德勒有幸沒有死在納粹槍下,1945年4月2日卻在盧布林家中遭人刺殺身亡。長期以來都認為刺殺他的是波蘭一個既反對納粹、也反對蘇聯的組織“民族武裝力量”,不過近來有人對此提出異議。盡管真相恐怕不大容易查清楚,但那並非孤立事件卻是可以肯定的。原來,二戰結束前後,從1944年9月到1946年9月,中東歐不少國家都發生過迫害甚至殺害猶太人的事件,尤以波蘭最為嚴重。在那裏,不同研究者估計的受害人數在1,000~2,000之間,有確切證據的為327人。發生這樣的事情原因非常復雜,並不都出自反猶主義,相當一部分是政治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