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美國的“隔岸觀火”與“隔岸助火”

美國是“二戰”主要參戰國之一,對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戰爭做出了巨大貢獻。但是,從1938年歐洲上空出現戰爭烏雲到1941年12月,美國對大西洋彼岸采取的卻是“隔岸觀火”的政策,對太平洋對岸的亞洲,則在更長時間裏不是“隔岸觀火”而是“隔岸助火”。

1919年1月18日開始舉行的巴黎和會,雖然有包括中國在內的27個戰勝國代表參加,但主要操縱在東道主法國總理喬治·克列孟梭(Georges Clemenceau,1841—1929)、英國首相勞合·喬治(David Lloyd George,1863—1945)和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Woodrow Wilson,1856—1924)“三巨頭”手裏,成了他們的分贓會議。和會簽訂的《凡爾賽和約》不僅對戰敗國德國極其苛刻,對戰勝國中國也是極其不公平。對此丘吉爾曾有這樣的評論:“和約中關於經濟的條文,其苛刻和愚蠢,竟然達到顯然不能實現的程度。”代表財政部參加英國代表團的經濟學家約翰·凱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1883—1946),更因為反對條約中有關條款憤而辭職,他認為條約規定的令人驚愕的對德國懲罰性賠款將把那個國家逼到“經濟民族主義”和復活軍國主義的道路上去。協約國軍西線總司令、法國元帥斐迪南·福煦(Ferdinand Foch,1851—1929)也說:“那不是和平,是20年休戰。”

歷史發展果然證明了凱恩斯和福煦的預見。為了讓德國能夠支付戰爭賠款,以美國金融家查爾斯·道斯(Charles Gates Dawes,1865—1951)為主席的委員會提出一個計劃,由美、英、法、比利時、荷蘭、意大利、瑞典、瑞士等國向德國提供貸款,幫助德國恢復和發展經濟,以籌措賠款所需經費。1924年魏瑪德國接受這個計劃,第二年簽訂《洛迦諾條約》(Treaties of Locarno)。後來的事實表明,“道斯計劃”不但對德國恢復、發展經濟起了積極作用,還對它重整軍備起了重要作用。這件事讓道斯聲名大振,隨即當上美國副總統(1925—1929年),並於1925年和英國人奧斯丁·張伯倫(Joseph Austen Chamberlain,1863—1937)分享了諾貝爾和平獎。奧斯丁·張伯倫是“二戰”初期推行綏靖政策的英國首相內維爾·張伯倫(Arthur Neville Chamberlain,1869—1940)的同父異母兄長。後來丘吉爾一再提及這個計劃給德國貸款的事,認為正是它給德國軍國主義的復活打了“強心針”。

然而,當希特勒上台,在復活軍國主義道路上邁出一步又一步的時候,把《凡爾賽和約》那個“頭箍”強加在德國頭上的英、法、美等國,卻又放棄念“緊箍咒”了。國際聯盟本來是根據美國總統威爾遜“十四點提議”建立起來的,這時卻完全聽不見美國的聲音。1936年3月德軍違反《凡爾賽和約》進駐萊茵蘭,1938年春天希特勒把奧地利“接回家”,這些“動作”在英國和法國還引起一陣喧鬧,在美國卻連一個小小的水波也沒激起。接下來,蘇台德危機成了歐洲政治的中心議題,但仍然聽不見美國的聲音。國際聯盟大會上只有蘇聯外交人民委員馬克西姆·李維諾夫(1876—1951)9月21日提出的正式警告:

現在,捷克內政正在受到其鄰國的幹涉,而且受到公開的攻擊恐嚇,說什麽要以武力相加。……對於奧地利被消滅這個重大事件,國際聯盟竟然毫不在乎地放過去了。蘇聯政府深知這個事件對於歐洲尤其是對於捷克命運有多重要,所以在德奧合並之後就立即正式向歐洲各大國提出建議,應該對這個事件可能產生的後果進行集體研究,以便共同采取預防措施。遺憾的是,我們的建議並沒受到應有的重視。這個建議如果實行,可能使我們現在不至於感受到全世界為捷克命運感到的震驚。……

之後不到一年(1939年9月1日),希特勒發動對波蘭的“閃電戰”,英法兩國終於放棄綏靖政策,9月3日對德宣戰。大英帝國所屬印度、澳大利亞、新西蘭、加拿大、南非聯邦隨即也都對德宣戰。——盡管那還只是德國人戲稱的“靜坐戰”,美國報紙所稱的“假戰”,然而即使到了這個時候,美國仍然於9月5日宣布在歐洲戰爭中保持中立。

那時美國有一個《中立法》,禁止向歐洲交戰雙方出售武器和其他戰爭物資。但是,由於德國實際上並沒有從美國購買這些東西,所以這個貌似公允的法令禁止的其實只是交戰另一方的英、法。11月4日美國國會通過《中立法》修正案,這一禁令才有所松動,由禁止出售改為允許出售,但要“現款自運”。從這時起到一年後的1940年11月,英國為購買所需武器及其他戰爭物資向美國支付了45億美元現金。為了籌措給美國的錢,英國政府甚至從私人手裏購買了價值3.35億美元的美國股票,把它們賣出。又過了四個月(1941年3月11日),美國國會通過《租借法案》並一次撥款70億美元,才解決了丘吉爾政府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