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漫長投降的開端(第3/8頁)

4

鄧尼茨別無選擇,只能接受蒙哥馬利提出的條件。他命海軍上將馮·弗雷德堡簽署德國北部——其中包括荷蘭與丹麥——的戰術投降條約。隨後,弗雷德堡將飛往蘭斯,向艾森豪威爾提出率西線的所有其他德軍單獨投降。

傍晚時分,在呂訥堡石楠草原,蒙哥馬利得意揚揚地走進一座擠滿記者的帳篷。在作戰服外面,他套了一件駝絨的海軍粗呢大衣。“請坐,先生們!”他傲慢地說道。大家席地而坐。他精心打扮了一番——在記者理查德·麥克米蘭看來,這一信號表示蒙哥馬利的心情很特別。

“有一位名叫勃魯門特裏特的先生,”蒙哥馬利開口說道,“據我所知,他統率著波羅的海和威悉河之間的所有部隊。星期三,他派人來對我說,他想在星期四率所謂的勃魯門特裏特集團軍群前來投降。據我們所知,這並非一個集團軍群,只能說是一個旅群。他想率其投降。這將由英國第二集團軍負責。

“我告訴他:‘你可以來。沒問題,我很高興!’可是昨天上午,勃魯門特裏特沒有來。他說:‘據我所知,我的上級正在做一些事情,因此我不來了。’

“他沒有來,但是,卻有另外四個德國人前來見我。”他對他們講述了前一天與弗雷德堡的會面。

這時,一名參謀示意他,弗雷德堡終於回來了,於是蒙哥馬利便向他的房車走了過去。弗雷德堡和他的四名同伴在雨中緊張不安地等待著,全都緊繃著臉。透過房車開著的門,他們可以看見蒙哥馬利正胡亂翻動著一些文件。最後,他走了出來,站在英國國旗底下。德國人舉手行禮。蒙哥馬利拖了一會兒才回敬。弗雷德堡被帶進了房車,然後蒙哥馬利問道,他是否準備在完全投降協議上簽字。海軍上將沮喪地點了點頭,隨即便被打發出去了。

五名德國人再次坐立不安地等待著,一會兒雙手緊握,一會兒又把手松開。就快到六點鐘時,蒙哥馬利再次鉆了出來。他大搖大擺地走到他們面前,面帶一絲微笑,說道:“這是一個偉大的時刻。”然後,他飛快地掃了他們一眼,似乎是想尋求他們的贊同。

元帥領著德國人走進了另外一個帳篷。這是專門為投降儀式而搭建的。他語氣平平地朗讀了投降條款,然後轉向弗雷德堡:“你先簽。”蒙哥馬利將兩手插在衣袋裏,像一只心滿意足的老鷹一樣看著。

他朝他的攝影師喊道:“你拍下那張照片了嗎?在英國國旗底下那張。”攝影師拍了。“好。那是一張歷史性的照片——歷史性的!”蒙哥馬利說。

在蘭斯,艾森豪威爾已經放棄了等待在呂訥堡投降的消息。他說他要回家。

“您為什麽不再等五分鐘呢?”他的私人秘書凱·薩默斯比中尉說道,“電話可能會打來的。”

剛好過了五分鐘左右,電話鈴真的響了。“太好了,太好了!”艾森豪威爾說道,“這太好了,蒙蒂。”

艾森豪威爾的海軍副官哈裏·布徹上尉想知道,海軍上將馮·弗雷德堡明天來蘭斯簽署投降條約時,盟軍總司令是否會親自參加。艾森豪威爾答道,他“不想跟人討價還價”;他會告訴參謀部具體要做些什麽,但是,在簽署投降條約之前,他不想見這些德國談判者。

諾曼底登陸後不久,三巨頭便就投降條約的條款取得了一致意見。然而,雅爾塔會議之後,這些條款又在另一份投降文件中被修改了,將對德國的分割囊括了進去。美國駐倫敦大使約翰·懷南特擔心這兩份不同文件的存在將導致混淆,因此,他打電話給在蘭斯的“甲殼蟲”·史密斯,提醒他可能會產生的復雜局面。史密斯說,他甚至連第二份投降文件的正式復本都沒有。此外,三巨頭和法國還沒有授權盟國遠征軍最高司令部簽署這一文件。

這下子,懷南特更加不安了。他打電話給華盛頓的國務院,催其立刻發電報給盟國遠征軍最高司令部,授予其簽署權。

5

當天一大早,兩名德國軍官帶領一支武裝部隊來到了巴德伊舍附近的那個鹽礦。鹽礦離貝希特斯加登不遠,裏面存放著從維也納藝術歷史博物館和奧地利畫廊運來的無數上好的藝術品。他們聲稱,巴爾杜·馮·席臘赫下令,不能讓這些最有價值的藝術品落入即將到達的俄國人之手。然後,他們威脅說,誰反對就槍斃誰。

他們挑選了一百八十四幅珍貴的油畫——其中包括五幅倫勃朗的,兩幅丟勒的,八幅勃魯蓋爾的,九幅提香的和七幅委拉斯開茲的——以及四十九袋掛毯和好多箱雕塑,然後將它們裝上兩輛卡車,朝瑞士出發。

幾個小時後,這支小車隊在一家名為戈爾德內·勒弗的小旅館前停下了。這家旅館位於一個提洛爾人的小村。他們把那些藝術品藏在隔壁一套客房的地窖裏,並告訴那個不太高興的居住者——他叫戈德——從現在起,不讓這些奧地利的珍品落入俄國人之手,就是他的責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