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東方的鐵幕日益逼近”(第2/6頁)

在動物園的防空塔上,一個名為弗立克的情報人員把韋勒曼上校拉到一邊,用顫抖的、幾乎細不可聞的聲音說道,他剛剛聽說希特勒死了,政府將向全世界宣布這個消息。和其他許多人一樣,韋勒曼起初拒絕相信這一消息。他告訴弗立克要保守秘密。

3

5月1日,鄧尼茨在普倫又收到了鮑曼發來的一封高深莫測的電報:

遺囑已經生效。我會盡快去你那裏。在此之前,我建議你不要發布這一消息。

到了這時,鄧尼茨確信希特勒真的已經死了,而為了某些原因,鮑曼想隱藏真相。他個人認為,應該立即把真相告訴德國人民以及武裝部隊,否則,來自其他渠道的流言蜚語將會導致一場混亂。但是,他掌握的可靠消息很少,因此決定暫時遵從鮑曼的要求。然而,顯而易見,這場戰爭已經輸掉了。既然不可能采取某種政治解決辦法,那麽作為國家元首,他有責任盡快結束敵對行動,以防止無謂的犧牲。

“在我看來,”他對凱特爾和約德爾說,“舍爾納的軍隊應該放棄他們眼下固守的陣地,朝美軍戰線的方向撤退。”這樣的話,投降開始的時候,他們就可以投向西方。

他決定率領德國北部向蒙哥馬利投降。為此,他發電報給談判專家、海軍上將漢斯·格奧爾格·馮·弗雷德堡,要他準備執行一項特殊使命。此事結束之後,他將嘗試讓西線的余部投降,同時拖住俄國人。但是,這些談判必須拖得越久越好,以便成功實現向西線的大規模撤退。

同一天,他向武裝部隊發表了他的第一個聲明,保證他有堅定的意願,“繼續與布爾什維克戰鬥,直到將我們的部隊以及東部各省成千上萬的德國家庭從奴役與毀滅中拯救出來”。而且,“你們對元首所發下的效忠誓言,現在將你們每一個人,所有人,都和我綁在了一起,因為他親自指定我做他的繼承人”。

他還派人找來了駐捷克斯洛伐克、荷蘭、丹麥和挪威的帝國特派員。此刻,他指示他們要竭盡所能地避免在這些國家出現新的流血事件。他在電話裏對裏賓特洛甫說:“考慮一個接班人吧,如果想到什麽人,就給我回電話。”一個小時後,裏賓特洛甫親自打電話給鄧尼茨。“我反復地考慮了這個問題,我只能推薦一個能夠勝任這項工作的人——我自己。”

鄧尼茨真想“當場笑出來”,但是,他禮貌地拒絕了這一提議。他要求施維林·馮·克羅西克接受這個職位:“你不要指望贏得任何榮譽,但是為了德國人民的利益,你和我都義不容辭,必須接受我們的任務。”

希姆萊剛一得知這項任命,便把施維林·馮·克羅西克召到了他的住所。“我聽說你要擔任外交部長一職。”他說,“我只能向你表示祝賀。從沒有哪位外交部長曾遇到過這麽好的機會!”

伯爵盯著他:“您是什麽意思?”

“幾天之後,俄國人與美國人將發生沖突,到那時,我們德國人將成為決定性的力量。因此,我們進軍烏拉爾山的任務很快就能完成了。”

“您仍然認為您個人還有任務要完成嗎?”施維林·馮·克羅西克略帶奚落地問道。

“當然!我才是中流砥柱。艾森豪威爾和蒙哥馬利遲早都會認識到這一點。只要我跟他們每人談一小時,事情就能解決。”

傍晚時分,鄧尼茨終於收到了鮑曼和戈培爾發來的關於希特勒死訊的正式通知:

元首已於昨日十五點三十分逝世。在他4月29日寫下的遺囑中,他指定您為帝國總統,戈培爾為帝國總理,鮑曼為黨務部長,賽斯-英誇特(1)為外交部長。根據元首的命令,遺囑將寄給舍爾納元帥,放在柏林城外一個安全的地方保管。鮑曼今天將嘗試去您那裏,向您說明形勢。對武裝部隊和公眾宣布此事的方式與時間由您決定。請確認收悉。

不過,鄧尼茨可沒打算讓戈培爾或是鮑曼進入他的政府。他下令說,只要他們進入普倫,就予以逮捕。

他還決定,現在該把希特勒的死訊告訴人們了。(2)晚上九點三十分,漢堡廣播電台中斷了它的節目,宣布即將播放“一條沉痛的重要消息”。隨後,電台播放了一段瓦格納的歌劇,接著是布魯克納(3)《第七交響曲》那緩慢的節奏。音樂過後,一個莊嚴的聲音宣布:“我們的元首,阿道夫·希特勒,同布爾什維主義戰鬥到最後一刻,今天下午(實際是前一天下午)在他設於德國總理府的作戰大本營裏為祖國犧牲了。4月30日(遺囑上的日期是4月29日),元首指定海軍元帥鄧尼茨接替他的位置。現在,由元首的繼承人海軍元帥對德國人民講話。”

鄧尼茨說,希特勒“率先”犧牲了,而自己的首要任務是“把德國的男女老少從一路推進的布爾什維克敵人的破壞中解救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