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剃刀的邊緣”(第3/13頁)

就在紅軍開始彈幕射擊之前,海因裏希撤回了他的主力部隊。不但因此而挽救了數千人的性命,而且還爭得了一些時間。顯然,當俄國人發現散兵坑和炮兵掩體裏幾乎空無一人時,肯定會害怕中埋伏,從而猶豫不決,不會立即向山脊發起很有可能取勝的進攻。

當天下午,克雷布斯打電話給海因裏希,祝賀他在希婁第一天的戰鬥中取得的戰果。不過,這位小個子將軍一點兒也不樂觀。他說,希婁兩側的布塞部隊還是受到了打擊,俄國人肯定會發起更加猛烈的進攻。“在夜幕降臨之前,我們先不要贊揚今天的戰果。”他告誡道。

戈林那些落了地的航空兵們沿柏林公路挖掘了戰壕,埋伏了起來。十二門八十八毫米口徑的火炮、八門十點五英寸口徑的高射炮和幾門四管高射炮部署在希婁村兩側和半山腰上,以一個似乎不可能的角度向山下瞄準,正好對準了蹲在戰壕裏的航空兵的頭頂。

當天下午晚些時候,科德斯看見一輛紅軍坦克小心翼翼地拐過了公路拐角,開始向希婁駛來。它顯然是在試圖引誘德軍開火,以暴露德國人的陣地。坦克越開越近,但是卻沒有任何動靜。當坦克指揮官毅然將身子探出炮塔時,坦克已經近得可以讓科德斯看見那指揮官臉上嚴肅的表情。突然傳來一聲尖叫,接著是一聲爆炸聲,一顆八十八毫米的炮彈炸斷了坦克履帶。坦克上的戰士們爬出坦克,跑下了山坡。

命令從一個散兵坑傳到另一個散兵坑,逐漸傳遍了山坡:不許射擊,保持安靜。隨著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前沿的士兵越來越緊張,甚至盼著早點打起來。這時,在紅色的落日余暉中,科德斯看見一隊坦克蜿蜒駛出山腳附近的樹林,開始往山上爬。一門德國高射炮開了火。坦克隊伍笨拙地掉過頭,躲進了樹林。

接下來是長達兩個小時的可怕的沉寂。科德斯覺得,似乎世上一切的生命都莫名其妙地停止了活動。七點鐘,他突然聽到了坦克的轟鳴聲,聽起來至少有四十輛坦克。聲音越來越響,他可以分辨出它們正沿著左側的公路向上爬來——也就是他這一側。在馬達的轟鳴聲中,他聽到從更遠處傳來了另外一陣震耳的隆隆聲,好像又有二十多輛坦克從山的另一邊爬上來了。

航空兵們設法控制住了自己,沒有開火,但是他們卻一直緊張地看著附近的散兵坑,心中暗想其他人是否也嚴格執行了命令。科德斯聽到身後一個炮兵掩體裏的炮手喊道:“不等這些雜種開火,我的炮就能擊中他們!”

一個巨大的輪廓出現了,比科德斯見過的任何坦克都要大。他嚇得渾身發抖。

“別擔心,”一個年紀稍長的士兵剛剛爬進他的散兵坑,對他說道,“你現在什麽都別做,除非它們開到我們頭上——到那時,你就用‘鐵拳’揍它。”

這時,科德斯可以看見更多坦克的身影了。馬達的轟鳴聲和履帶的哐當哐當聲震耳欲聾。大地在顫抖。他抓過一枚“鐵拳”。突然,身後傳來一陣喑啞的聲音;數枚八十八毫米的炮彈從他們頭頂上呼嘯而過,擊中了打頭的幾輛坦克。頓時,火光四起,金屬碎片和彈片雨點般地落進了散兵坑。至少有六輛坦克起了火,可是其余坦克卻仍舊源源不斷地湧上來。在紅彤彤的火光之中,它們清晰地顯露了出來,正束手無策地面對著重炮那毀滅性的火力。俄國步兵從熊熊的烈火中沖出來,像瘋子一樣呐喊著爬上山頭。科德斯覺得大概能有八百人。

航空兵們的步槍和沖鋒槍一起開了火,數百名俄國人跌倒在地。其余的人則繼續呐喊沖鋒。更多的俄國人倒了下去,最後,就像在防波堤上撞得粉碎的一波大浪一樣,進攻者敗退了回去。

科德斯精疲力竭地跌坐在地上——他終於可以休息了。突然,一輛德國坦克殲擊車從他眼前駛過,跨過公路,開始射擊。在炮火的光亮之中,科德斯可以看見公路對面有二十輛坦克。第一輛坦克冒起了煙,笨拙地掉過頭去,但其他坦克卻仍然緩慢地前進。俄國步兵從坦克後面飛奔出來,指引坦克向德國重炮駛去。

科德斯和左側的其他士兵都轉身射擊。一門四管高射炮接連開火,炮彈帶著刺耳的聲音掠過他們頭頂,在俄國步兵中間爆炸了。十幾名俄國步兵像保齡球瓶一樣倒了下去。第二輛坦克殲擊車跨過公路,開始用機槍掃射幸存的步兵。

“天啊,那兒還有四輛!”科德斯的同伴指向公路對面的一群坦克叫道。

“它們已經被擊毀了,”另一個散兵坑裏有人喊道,“動彈不得了。”

一輛靜止不動的坦克突然噴出一條橘紅色的火舌,科德斯身後的那門四管高射炮連同炮手都被炸上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