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我們度過了美妙的一天”(第2/8頁)

布格道夫殷勤地提醒大家,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的志願兵組成的幾個師已經瓦解了。

“無論如何,你們推測一下,他們為什麽要去打仗呢?”希特勒諷刺地問道;他們應該檢查一下所有外籍部隊,“比如,弗拉索夫師(2),要麽它還有點用處,要麽就沒有。只有兩種可能性:如果它還有點用處,我們就把它看作一支正規部隊;否則,在我因缺乏武器而不能招募新的德國師的時候,裝備這樣一個一萬到一萬一千人的師是十分愚蠢的。我會盡快招募新的德國師,並把所有這些武器都給它。”

“印度軍團……”布格道夫開口說道。

“印度軍團是個笑話。裏面有些印度人連蒼蠅都打不死,寧願讓蒼蠅咬……我認為,如果我們用印度人去搖搖轉經筒之類的東西,那麽他們將是世界上最為不知疲倦的戰士。但是,如果用他們去進行真正的殊死戰鬥,那就太荒唐了。印度人能有多強壯呢?不過,這一切都是愚蠢的。假如你們有多余的武器,那麽,出於宣傳的目的,你們可以開開這種玩笑。可是,如果沒有多余的武器,開這種宣傳目的的玩笑就太不負責任了。”他繼續用這種諷刺的口吻講了幾分鐘,然後突然說道,“我不是想暗示說,你們拿這些外國人什麽用都沒有。我們可以利用他們做一些事情,但這要花費些時間。如果你們能控制他們六年或十年,如果你們還統治著他們的祖國,就像古老的哈布斯堡王朝所做的那樣,那麽,他們當然會成為好戰士。”但是,他還是覺得印度人沒用,“如果我們告訴他們,再也不用去打仗了,那將是對他們的最大仁慈。”

有人指出,那兩千三百名印度人擁有一千四百六十八支步槍、五百五十支手槍、四百二十支沖鋒槍和二百挺輕機槍。

“想象一下吧,”希特勒輕蔑地打斷了他,“他們手頭的武器比他們的人還多!他們當中肯定有人得背兩支槍。”他問現在他們本應該在幹什麽,答案是他們在一個休息區。於是,希特勒非常厭煩地揮了揮手:“你們手裏的這些家夥一直在休息,從來不打仗。”

這時,一名聯絡官送來了一份緊急報告:“H集團軍群報告,今晨三點,敵人在韋塞爾南面一點五公裏、靠近曼海姆的地方發起進攻(這當然就是蒙哥馬利的‘掠奪’行動)。此次進攻的兵力及性質尚未確知。進攻是意料之中的。自十七時(3月23日下午五點)以來,我軍的主要防線及後方均遭到敵人的猛烈轟擊。”

正當他們開始討論韋塞爾附近的德軍力量,以及對已被突破的地區如何進行可能的支援時,一個名為博爾格曼的聯絡官提醒希特勒,援軍甚至都不夠用來在奧本海姆阻止巴頓:手頭只有五門反坦克炮,而且,至少要在一天後才能投入戰鬥,“在今後的幾天裏,還可以再增加兩門,這樣,就能達到七門。目前,其余所有的反坦克炮都已經上了戰場,沒有任何可用的東西了。”

“事實上,它們應該用在上遊的橋頭堡。”希特勒說。

“是的,”博爾格曼進一步確認,“應該撥給雷馬根的第五一二營。”

“什麽時候出發?”

“今天或者明天就可以準備完畢。很可能會在明天晚上出發。”

“那我們明天再談一下這個。”希特勒說道。他開始盤算,要多久才能修理好“十六或十七輛‘虎’式坦克”。他大聲說道:“這將是非常重要的。”希特勒對一小批坦克的關注,戲劇性地說明了德國軍事力量崩潰的慘狀。

2

黎明即將到來之際,第一批裝載著四千八百七十六名英國第六空降師官兵的飛機從英國的東英吉利基地起飛了。一個小時後,美國第九運輸旅的二百四十七架C-47以及四百二十九架英國飛機和滑翔機飛向萊茵河,開始了“大學生代表隊”行動。

在法國,第十七空降師的官兵剛剛吃完早餐。早餐有牛排和蘋果派。他們最後檢查了一遍裝備,隨後捆上巨大的背包,登上了飛機和滑翔機。上午七點十七分,第一批運輸機起飛了。第五〇七空降步兵團將首先空降,並立即搶占一座具有戰略意義的森林。接下來是第五一三空降步兵團和由滑翔機運送的四組人員。他們應該在第五〇七團的東邊空降。最後一個團是第一九四步兵團,他們將在韋塞爾附近降落,並奪取伊塞爾運河上的橋梁。

最後一架飛機起飛時,已經快九點了。二百二十六架C-47、七十二架C-46以及六百一十架牽引著九百零六架滑翔機的C-47組成了一支龐大的隊伍,一直延伸到肉眼看不到的天邊。九千三百八十七名美國傘兵向西北方向飛去,目標是位於布魯塞爾東南的最後集合地點。在那裏,他們同一支人數略少的英國航空隊會合。(3)隨後,兩支隊伍合成一輛龐大的空中列車,從排尾飛到排頭足足要兩小時十八分鐘,肩並肩地向韋塞爾飛去。英國皇家空軍的二百一十三架殲擊機和美國第九航空聯隊的六百七十六架殲擊機為它們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