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兩河之間(第4/9頁)

古德裏安概述了一下那裏的部署情況:希姆萊在奧得河沿岸有兩個軍在保衛柏林——左面是曼托菲爾;右面,在法蘭克福和屈斯特林後方,是特奧多爾·布塞將軍的第九集團軍。“具體細節我也不是很清楚。”他帶著幾分歉意說,並且將其歸咎於希姆萊。對別人提出的直截了當的問題,希姆萊總是給予泛泛的回答,這已成了他的特點。“但是我知道,明天將在屈斯特林的南邊發動一次總反攻。”古德裏安繼續說道。奧得河上的三座蘇軍的橋頭堡中,最危險的是位於法蘭克福和屈斯特林之間的那座。它有將近二十五公裏寬,五公裏的縱深,駐有一大批蘇聯炮兵。德國空軍反復對其進行轟炸,但是收效甚微,因為蘇軍的防空火力很強。

古德裏安繼續說道,朱可夫準備從這個橋頭堡開始,發動一次對柏林的進攻,而希特勒則想粉碎這次進攻。元首的計劃是派五個師渡過奧得河,進入比勒爾的橋頭堡,然後向屈斯特林挺進;被切斷和後方的聯系之後,蘇軍在奧得河對岸的橋頭堡便將萎縮並滅亡。

海因裏希大吃一驚。任何一個有理智的軍人都會認為這是一個門外漢的戰術。首先,法蘭克福只有一座橋。五個師的部隊怎樣才能及時過河去發動一次進攻呢?

“工兵正在建一座浮橋。”古德裏安解釋說。不過,很顯然,他也反對這一整個作戰計劃。

“但是,這兩座橋都將處在俄國人的炮火範圍之內!”海因裏希驚呼道,“這個計劃太差勁了!”

將軍指出了這個方案的缺點,而古德裏安對其心知肚明。“您說得對。”他怯懦地承認了。布塞也不同意這個計劃,他建議應該直接進攻俄國人的橋頭堡。但是,希特勒不喜歡布塞的建議,他派克雷布斯將軍去前線看看,從奧得河對岸發動一次進攻是否可行。克雷布斯報告說,可以試一試。於是,大家決定試試看。“現在我得去見阿道夫了。”古德裏安諷刺地說。他建議海因裏希跟他一起去向元首報告。

然而,海因裏希卻說,他屬於集團軍群:“我必須及時得知所發生的情況,但是卻一點消息也沒有。我的報告只是例行公事,而我卻將為此浪費半天的時間。”

古德裏安嘆了口氣。帝國總理府一定會非常喜歡海因裏希的實用主義態度。“我會告訴希特勒,您正在了解情況。”他說道。

海因裏希驅車前往普倫茨勞附近的維斯瓦河集團軍群司令部。這裏位於柏林東北方向約一百英裏處。當他走進希姆萊的指揮所時,天幾乎已經黑下來了。這是一座木制的單層建築。半個小時過去了,他還在這裏等著見黨衛軍全國領袖。最終,他要求馬上被接見。於是,他被帶進了一個簡單但很有品位的大房間。在對著門的那面墻上,掛著一幅巨大的希特勒半身像,希姆萊就坐在底下的一張大辦公桌前。這是兩人初次會面。希姆萊禮貌地站了起來,這時,海因裏希說:“我來接替您的維斯瓦河集團軍群司令的職務。”

希姆萊伸出一只手,海因裏希握了握。那手就像嬰兒的手一般柔軟。

“讓我來給您講講,為了拖延蘇聯人的進攻,我們進行了哪些重大戰役。”黨衛軍全國領袖開口說道,“我已經告訴一個速記員來做記錄,地圖也會有人送來的。”他叫來了埃伯哈德·金澤爾將軍和漢斯·格奧爾格·埃斯曼上校,前者是事實上的參謀長,後者則是事實上的作戰參謀。

希姆萊開始敘述他所取得的成績。但是,由於他過分糾結於細節問題,以至於失去了理性的思維。金澤爾尷尬地站了起來。“我得去隔壁處理一項重要的工作。”說著他便走了。然後,埃斯曼也告辭了。希姆萊胡亂地嘮叨了四十五分鐘後,電話鈴響了。他拿起聽筒聽了一會兒,然後默默地把它遞給了海因裏希。電話那端傳來布塞將軍的聲音:“蘇聯人取得了一次突破,在屈斯特林以南擴大了他們的橋頭堡。”

海因裏希用詢問的眼神看了看希姆萊。希姆萊聳了聳肩膀說:“您是集團軍群的新司令。該下什麽命令由您來決定。”

“您有什麽想法?”海因裏希問布塞。

“我會盡快準備反攻,重新鞏固屈斯特林周圍的力量。”

“好的,一有機會我就會去見您,我們一起研究一下前線的局勢。”

海因裏希掛了電話,這時,希姆萊說道:“我想告訴您一些私人的事情。”接著,他用一種搞陰謀似的語調說道,“過來,坐在我的身邊,坐在這張沙發上。”他的語氣讓海因裏希覺得非常奇怪。接下來,希姆萊透露了他同西方嘗試性的接觸。

海因裏希立刻就明白了最近古德裏安對他講過的那番隱晦的話。於是,他說道:“不錯,但是有什麽合適的途徑嗎?我們又怎樣找到這些途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