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展望未來(第4/6頁)

粉碎敵人的抵抗就贏得了勝利,而直接攻擊它抵抗最弱的地方能更容易、迅速、經濟、犧牲少地做到這一點。武器的效力越大,威力越大,就越能更快地實現主要目標,對精神抵抗的影響也越深,因而它也就成為最文明的戰爭,因為損失與關系到的人數相對較少。武器越適用於攻擊一般平民,個人的利益受到的損害就越大,戰爭爆發的可能性就越小,因此人們不能再說:“我們大家都準備戰爭,但去戰鬥的是你們。”

現在人們都會相信戰爭將從空中開始,因為雙方都想獲得突然性的優勢,甚至在宣布戰爭開始前,就會有大規模的空中活動。空戰必將是緊張激烈的,因為各方都想在最短的時間內給敵人最大的打擊,並從空中摧毀敵人的航空兵器,使它無法進行任何還擊。獨立空軍會在最短的時間內集結最大的力量,堅決地打擊敵人並反復攻擊。因此,在戰爭爆發時就做好準備的空中力量將決定空戰的勝敗,不能只依靠戰爭過程中動員起來的力量,被打敗的一方不可能再建立另一支獨立空軍。一切可用力量都必須立即投入戰鬥,保留任何兵力或移作他用都將降低勝利的可能性,集中使用的原則必須絕對遵循。

陸戰中可憑借防禦改變兵力的劣勢,爭得時間挖戰壕,架設帶刺鐵絲網,占據堅固的陣地。而在空中卻不能阻止敵人以贏得時間。空中戰爭是完全暴露的。

空戰是緊張的、激烈的、暴露的、緊迫的,沒時間創建新的部隊,作戰的高速度和高效能決定了空中戰爭須速戰速決。我講過,一戰之所以持續了很長的時間是由於防禦的巨大作用造成的。而在空中,防禦根本沒有任何價值,沒做好準備的一方就將失敗。空中戰爭的時間是短暫的,一方將迅速獲得優勢,一旦奪得制空權將是永久性的。

空戰的結局絕對比陸戰、海戰來得快,因此,陸軍和海軍必須做好在天空被控制的時作戰的準備,即使這種局面非常短暫,我們也應加以考慮。

如果喪失了制空權,陸軍和海軍將處於一種什麽境地呢?到現在為止,陸上和海上的戰爭一直依靠基地和交通線的安全。占領敵人的基地或破壞它的交通線是戰略和戰術上的巨大成功,因為這樣就把敵人置於困難危險之中。如果陸海軍的天空被控制,這將使它們的基地和交通線不僅暴露在敵人的進攻之下,而且它們也無法對這種進攻進行有效的反擊。換句話講,如果陸海軍的天空被控制,他們將徹底被隔斷。因此如果陸海軍在失去制空權後想保持作戰能力,就必須改變它的作戰形式和方法,使之盡可能不依靠基地和交通線,這也是不可避免的結果。

航空兵的出現給陸軍和海軍提出了一個重大的問題,但必須加以解決,哪怕做出根本上的改變。如果解決不了,陸海軍的作用將因為敵人掌握了制空權而接近於零。現代陸軍的裝備龐大且消耗巨大,必須依靠鐵路和公路提供的大量正常供應。如果這種供應不能正常運行或被切斷,陸軍的正常活動就會受到幹擾,它的打擊能力也將減弱,甚至癱瘓。在喪失制空權後,一支陸軍越是需要緊急的、連續的供應,它就越容易陷入危險的境地。為了清楚地認識這種局面,我們只要設想一下:我們的陸軍部署在阿爾卑斯山西部,我們僅有的四處鐵路中心切瓦、尼紮·馬利提馬、阿斯蒂、奇瓦索被破壞,其結果就是,再沒有供應品能由倫巴第省和利左裏亞省,即從我國內地送往軍隊。這四個鐵路中心距國境現在只有約30分鐘的飛行距離,我們堅信有進攻能力的敵人在掌握制空權後,一定會破壞它們並阻撓對它們的修復。因此我認為現代陸軍要變得靈活,盡可能不依賴基地,這是很重要的。

同樣,海軍想要在失去制空權後仍能繼續作戰,也必須擺脫和基地之間的依賴關系。大型軍港及其兵工廠、倉庫、供應站、各種設備,都是空中進攻的好目標,即使有高射炮防衛,它們的安全也是個難題。海軍需要考慮這種局勢帶來的變化並采取相應的措施,這是很重要的。

另外,不管我方海軍的實力如何,奪得了制空權的敵人只要破壞了我們的商業港口,就很容易切斷我們的海上交通。瑞士獨立空軍如果奪得了制空權,就能切斷我們的海上交通,這看似不可能的情況卻是現代戰爭中最可能的。

以上簡單介紹了航空兵對陸戰和海戰的影響,這種影響要求陸軍和海軍有一個新的調整,它足以使人們認識這一革命的涉及的範圍之大和陸海軍面臨問題的嚴重。必要的改革不僅涉及形式,還深刻影響著這兩個軍種的實質,而新的問題也不是僅靠增加一些配屬航空兵就能解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