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第5/13頁)

9.印度王公波羅斯率領大軍占據希達斯皮斯河,阻止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率領軍隊渡河。亞歷山大便命令他的部隊做渡河演習。波羅斯只好加強對岸的防衛,可是,亞歷山大卻突然率領他的軍隊在這條河的上遊渡河。(公元前326年)

10.還是這位亞歷山大,在印度河面前遇到了難題,印度地方軍在這個地方設防。為此,亞歷山大便向沿河各處派出騎兵假裝部隊要渡河。如此一來,敵人便時刻保持戒備狀態。其實,亞歷山大卻在稍遠的地方攻占了一個小島,剛開始用小股部隊,繼而用大部隊,從這個地方渡過印度河。在敵人的主力前來攻擊時,亞歷山大卻從一個沒有敵軍守衛的淺灘處渡過河去,並與他的部隊會合。(公元前326年)

11.一次,色諾芬向他的部隊下達了一道命令:在亞美尼亞人占領的河對岸尋找兩處渡河地點。在他來到下遊渡口被敵人擊退時,他便轉向上遊;當他在上遊被擊退時,他又返回下遊。不過,臨走時,他總是命令一部分士兵留在原地,讓他們在亞美尼亞人返回去防守下遊時乘機從上遊渡口渡過河去。對此,敵人一無所知,他們以為所有的希臘人都折回上遊去了,而沒有注意到留下來的那些希臘人。於是,這些希臘人在沒有任何抵抗的情況下,從下遊的渡口渡過了河流,並掩護自己的同伴,以便大部隊能夠順利渡河。(公元前401年)

12.在第一次布匿戰爭中,執政官阿庇烏斯·克勞狄烏斯沒有辦法將他的部隊從雷吉翁沿岸運送到墨西拿去,因為迦太基人控制了海峽。為此,克勞狄烏斯散布流言說,這是一場未經過全體人民贊同的戰爭,他沒有辦法繼續打下去,並裝模作樣,做出讓艦隊駛回意大利的架勢。迦太基人信以為真,便各自分散開來。結果,阿庇烏斯趁機返回並在西西裏登陸。(公元前264年)

13.某些斯巴達的將軍準備乘艦船前往錫拉庫薩,但是他們擔心停泊在沿岸的迦太基人艦隊會幹預。於是,他們將從迦太基人手裏奪過來的艦船以凱旋的姿態航行在前面,而將自己的艦船安排在被俘艦船的旁邊或者是拖在後面。結果,迦太基人果真以為迦太基的艦隊大獲全勝,進而放松戒備,而使斯巴達人成功駛了過去。(公元前397年)

14.腓力沒有辦法渡過一個叫做斯忒那的海峽[16],因為雅典艦隊在這裏設防了。為此,他讓人給安提帕特送去一封信,說色雷斯人造反了,切斷了他留在那裏的守備部隊與外界的聯系,要安提帕特不惜一切代價,火速趕往那裏。腓力想辦法讓這封信落入敵人手中。雅典人果然抓到了這名送信員,他們認為自己已經得知馬其頓人的秘密情報,於是把艦隊撤走了。於是,腓力便在不費一兵一卒的情況下通過了海峽。(公元前340年—公元前339年)

15.腓力想要攻占切爾松尼斯,但它曾經是雅典人的附屬地,而且不僅拜占庭的艦隊,還有羅得人和希俄斯人的艦隊都控制著海峽。為此,他將那些俘獲來的船只歸還給它們的主人,作為調停他和挑起戰爭的拜占庭人之間媾和的抵押品,如此一來,他贏得了對方的信任。不過,他拖延了談判時間並對條款的細節提出了修改。於是他便組建了一支艦隊,並趁著敵人毫無防備的時候,出其不意地進入海灣。(公元前339年)

16.由於敵人封鎖嚴密,雅典人卡布裏亞斯沒有辦法安全地接近薩摩斯的港灣。他只好派出幾艘艦船開往港口,他認為敵人為了提防會尾隨跟蹤。果然,敵人中計了。他便在沒有阻礙的情況下,以剩下的艦隊奪取了這座港灣。(公元前388年)

如何擺脫困境

1.在西班牙戰爭中,一次,昆圖斯·塞多留決定渡河作戰,但是敵人卻從背後襲擊他的部隊。為此,他下令:在河岸上構築起一座新月形的壁壘,用木材堆放在上面,然後將其點燃。如此一來,他阻斷敵人的襲擾,順利地渡過河去。(公元前80年—公元前72年)

2.在帖撒利之戰中也發生過相同的情況,底比斯人佩洛皮達想要渡河。他在岸邊選了一塊空地,這塊空地的面積遠遠超過了安營紮寨所需要的面積,他下令部隊用易燃物和其他材料構築起一道壁壘,並放火將它燒起來。在火勢將敵人阻擋住的時候,他們則趁機渡河。(公元前369年—公元前364年)

3.昆圖斯·盧塔提烏斯·卡圖盧斯為辛布裏人所擊敗,他脫離險境的唯一希望是率軍渡河。但是,敵人在河岸邊嚴防死守。對此,他下令部隊擺出自己將在附近的山崗上安營紮寨的架勢,不過,他嚴令部下不許打開輜重,不要卸載彈藥,更不能輕易離開隊伍或者軍旗。

為了給敵人留下自己果真會在這個地方安營紮寨的印象,他要求部隊在極為顯眼的地方搭建幾頂帳篷,點燃燈火,讓一些士兵構築壁壘,而派一些士兵到敵人可以看得到的地方收集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