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兵學革命與紀律進化

四月一日在中央航空學校講

奉委員長命令。並蒙蔣副校長之招待,茲將最近在歐洲視察所得,擇其大要,與諸位一談。

在未講本題以前,先要將我們的祖先,我們的民族英雄,他的屍骨現在還能照耀湖山而發生光彩的嶽武穆所說:“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兩句話來解釋一番。這是嶽武穆由於經驗得來的一句兵學革命的名言,同時即是現代實戰的方法。但是過去一般不懂軍事的人卻解釋錯了。他們斷章取義把“存乎一心”誤解為存乎主帥一人的心——就是看重了一個心字,而把這個“一”字看輕了。原來這個“一”字應當作為動詞解,不應當作心字的形容詞解。書上明明說著武穆好散戰,宗澤戒之,武穆答曰,“陣而後戰,兵法之常。運用之妙,存乎一心。”陣字用現代兵語講,就是“隊形”,隊形的作用,就是使多數人能夠一致動作。譬如檢查人數,要是一百個人東一堆,西一堆,一時就數不清,如果排成兩行,一看就明白。所以戰鬥要用橫隊,就是要使多數人能在同一時間使用武器。運動要用縱隊,就是多數人能容易變換方向,適合於道路行進。所以用外國戰術演進史來解釋,陣而後戰的“陣”,就是德國菲列德式的橫隊戰術。“散戰”,即是“人自為戰”,即是拿破侖的散兵戰。嶽武穆是發明中國散兵戰的人。(不是因為當時的武器,是因為當時的軍制)

人自為戰最要注意的問題,就是特別須要紀律,就是特別須要一致。諸位學過陸軍的,都知道現代戰爭,要把隊伍疏開成散兵線才能作戰,但隊伍成了散兵線之後,須利用地形,故隊伍不必求其整齊,放槍也不要求一起,各人各利用地形,各人各瞄準,這一種自由的紀律,比規定的死板的紀律,要強得多。所以嶽武穆說“運用之妙,存乎一心”,這就是說:有紀律的人自為戰,在形式上差一點,是無關緊要的,最要緊的是精神上的一致,倘精神紀律能夠一致,一定可以打勝仗,這種論理,嶽武穆與拿破侖所發明都是一樣的。我們知道,當法國大革命時,拿破侖統率一群訓練時期很短的民軍,把歐洲許多國家已經訓練了一二十年的老兵,打個敗仗,就是有紀律的人自為戰的結果。

講到軍隊紀律之進化,可分三大段:

第一階段,紀律是靠法——也可以說是用刑——來維持的,在野蠻時代練兵方法都是用刑法來督責士兵,不聽話不服從,便打他,甚至於殺他,因為在野蠻時代,不用刑罰,便無法統率士兵。德國在十八世紀,也是傭兵制度,尤其是普魯士都是傭外國人當兵,與外國人打仗,使自己的百姓能從事於耕種,以免軍餉無著。普魯士起初都是訓練外國兵,士兵稍有不對,立即鞭撻,故普魯士之練兵方法,以嚴格著稱於世,這完全是以形式來樹立軍紀。

第二階段,軍紀是依情感來維系的,這比較用刑法來維持的算是進了一步,用情感來維系軍紀,可以分為兩方面來講:一種是官長待士兵很好,上下感情融洽,士兵由於情的感動聽受官長的指揮。另一種則因後來兵額擴充,兵與兵之間發生感情,或由於同鄉同省的關系發生感情,來維系軍紀。[1]

但是歷來帶兵的人,總是法與情兩者並用的,這在中國就是所謂“恩威並濟”的方法。

第三階段,現代由於兵學革命,紀律也跟著進化,到了自由——也可以說是自動——的時代。軍紀還可以自由嗎?為什麽現代軍紀要進化到自由的地步呢?先要知道自由的意義。我說靠“法”或“情”來維持的軍紀,都不是真的紀律,真正的紀律,絕不是國家的法律或官長的情感所能勉強養成功的,現代的紀律要由各人內心自發的。尤其是空軍的紀律,非走上自由——自動之路不可。就以最易統率的步兵來講,在歐戰初期,在陣地上連長還可以照顧全連的士兵,但是到了歐戰末期,武器進步,不僅連長不能照顧全連一百多名士兵,就是一個排長,在戰場上有時也照顧不了一排的士兵,你要照顧士兵,就先受到傷害。所以現在各國不僅要空軍能各個獨立作戰,就是向來最易統率的步兵,也要養成各個均有單獨作戰的能力。要養成這種紀律,絕不是外力所能造成的,完全要由內心自發的。在軍事教育上本來是有兩種方法,一種叫做“外打進”,一種叫做“裏向外”。“外打進”的方法,就是從外表儀態的整齊嚴肅,行動必須規規矩矩(孔子教顏淵非禮勿動,非禮勿視,非禮勿聽,為求仁之目)以浸潤之,使心志和同,養成紀律。至於“裏向外”的方法,這是拿破侖所發明的,其教育方法是啟發其愛國心,自尊心,使人人樂於為國犧牲,但外表則不甚講求,故帽子不妨歪戴,軍禮不必整齊,然而實際作戰,便能得到非常的成績。當法國在大革命時,人民不管自己對於槍會不會開放,但是一聽到“祖國危險了”的口號,成千成萬的人便自動地拿起槍杆上前線與敵人作戰,法國有一張圖畫,是紀念革命時代人民愛國的心理,其圖為一家族,有絕美的太太,有極可愛的小孩,同男人正在一桌吃飯,忽然門口飛進一張紙條,紙上寫了“祖國危險了”幾個字,於是男人就放下飯碗奪門而出,踴躍赴戰場應敵。那時法國四面都是敵人,而且敵人的軍隊都經過長期的訓練,論武器亦較法國民軍優良得多。但是法國民軍作戰的精神,個個都勇敢非凡,所以在拿破侖未出世之前,法國一個國家,已經可以抵抗全歐洲的敵人。故自法國革命以後,便可以證明人民為國犧牲是無可留戀的,軍事教育雖然有分“外打進”“裏向外”兩種,但是現在各國練兵方法,都不偏重於一種,而是兩種並用的。他們軍事家一致感覺,必需訓練使他們的士兵,沒有長官而能打仗,這才是好軍隊。近代戰爭要人自為戰,並且每個人都要由內心的自覺來遵守紀律,這才是近代最進步最高等的軍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