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抵抗的方法

防禦的概念是抵禦,在抵禦中包含著等待。我們認為,等待既是防禦的主要特征,也是防禦的主要好處。

但是,在戰爭中,防禦不能是單純的忍受,因此等待也不能是絕對的,而只是相對的。至於同等待有關系的對象,若是從空間上說,便是所有國土、戰區或者陣地;若是從時間方面上看,則是戰爭、戰局或者會戰。

我們非常清楚,它們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單位,而只是錯綜復雜的一定範疇的中心。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不得不習慣於只對事物進行分類而不是嚴加區分,而且這些概念在現實生活中已經非常明確。因此,我們可以依據它們來確立其他的觀念。

所以,國土防禦不過是靜候敵人前來進攻國土,戰區防禦不過是靜候敵人前來攻打戰區,陣地防禦也不過是靜候敵人前來進攻陣地。防禦方在此後所實施的任何積極的、因而多少帶有進攻性質的活動,都無法改變防禦的概念,因為防禦的主要特征和主要優點(等待)已經實現了。

從時間範疇來區分的戰爭、戰局和會戰,同國土、戰區和陣地是相關的概念,因此我們上述對國土、戰區和陣地論述的問題對於戰爭、戰局和會戰也同樣適用。

所以,防禦是由等待和行動這兩個性質不同的部分組成的。當我們讓等待和一定的對象發生關系並在采取行動之前先等待時,我們就再次將二者結合成為一個整體。然而,一次防禦行動尤其是一次大的防禦行動,像戰局或者正常戰爭,單從時間上看,無法劃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單純的等待,第二階段為單純的行動。它是由等待和行動二者交錯而成的。所以,等待能夠像一條連續不斷的長線貫穿於整個防禦行動中。

我們這樣關注等待的原因是現在探討的問題本身要求我們這樣做。等待這樣的概念尚未被任何理論以獨立的概念提出來,盡管這常常是不自覺的,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它早已經不斷地演變成行動的依據。

等待是整個軍事行動的一個基本組成部分,以致沒有等待,軍事行動就不可能出現。因此,我們在後面談及等待在力量的相互作用中的效果時,還會經常提到這點。

現在我們要探討的是,等待是如何貫穿在整個防禦行動中,以及因此會產生什麽樣的防禦方式。

為了更加簡單明了地說明我們的論點,我們打算將國土防禦放到《戰爭計劃》一篇中去研究,因為政治關系在國土防禦中非常復雜,而且影響比較大。此外,防禦行動在陣地上和會戰中是戰術問題,它們只有合並成一個整體時才是戰略活動的起點。所以,戰區防禦是最適合用來闡明防禦的情況的。

我們說過,等待與行動是防禦的兩個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沒有等待,防禦就無法成為防禦;沒有行動,防禦也就無法稱為戰爭。根據這點,我們得出了這樣一個觀點:防禦是一種能夠更有把握地戰勝敵人的較強的作戰形式。

我們必須絕對堅持這一觀念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由於歸根結底只有它能讓我們避免犯錯誤;二是由於這一觀念愈是生動的,它越被人們掌握,就越能使整個防禦強而有力。

如果對還擊再加以區分,只將狹義的抵禦,即將守衛國土、戰區和陣地當成是必要的部分,而將轉入真正戰略進攻的進一步還擊看成是與防禦絲毫沒有關系、可有可無的東西,那麽它將和我們上述的觀點相違背。所以,繼續區分是毫無意義的。

我們認為,應將報復思想作為防禦的基礎,因為不管防禦方最初的反擊在順利時會給敵人造成多大的損失,依舊無法造成進攻和防禦在對比關系上所需要的均衡。

所以,我們說,防禦是比較容易得勝利的較強的作戰形式,至於這種勝利是否超過了最初防禦的目的,就要視具體情況而定了。

然而,防禦與等待緊密相連,所以,打敗敵人這一目的只有在出現了進攻的條件下才可以存在。所以,倘若沒有進攻,防禦就只能停留在保持原有的狀況下。

當然,保持原有的狀況是防禦在等待中的目的,也是其最直接的目的。此外,防禦只有在這樣的情況下,才能夠獲得它作為較強作戰形式的那些優點。

如果我們設想有一支部隊奉命前去防守它的防區,那麽一般會出現下面幾種防禦方式。

(1)敵人一進入戰區,部隊立即發動進攻(莫爾維茨會戰[1]、霍亨甫利得堡會戰)。

(2)部隊在戰區邊沿附近占領陣地,等待進攻敵人出現在陣地前面,然後主動進攻敵人(恰斯勞會戰、索爾會戰和羅斯巴赫會戰)。在這樣的情況下,行動是較為被動的,等待的時間也較長。雖然在敵人真正發動進攻的情況下,采取這樣的防禦方式和前一種防禦方式相比所獲得的時間多不了多少,甚至一點也不多,但是兩者的結果是不一樣的。在第一種場合,戰鬥會發生,而在第二種場合,戰鬥就不一定會發生,敵人或許沒有足夠的決心發起沖鋒,因此,等待的利益會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