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3/13頁)

8月9日拂曉,在戰鬥機的掩護下,三百四十七架蘇軍轟炸機對東北地區的大批軍事目標、鐵路樞紐乃至朝鮮的部隊目標實施了轟炸,給關東軍造成極大損失,其中僅第十二航空集團軍就破壞了九座車站建築物,炸毀數列載有技術兵器的列車。

諾維科夫有與日軍航空部隊較量的足夠底氣。遠東的三個航空集團軍共擁有飛機三千八百架,再加上太平洋艦隊的海基飛機一千五百架,蘇軍在整個遠東地區的戰機達到五千三百架。除此之外,另有從西線調來的五個飛行師作為加強部隊。

關東軍只有一千八百架飛機,蘇軍飛機是它的三倍以上。這還僅僅是比數量。質量上,經過二戰特別是蘇德戰爭洗禮的蘇軍在技術兵器上早已實現更新換代,遠東航空軍從戰鬥機到轟炸機,再到低空支援地面部隊的強擊機,不僅性能優越,而且經過了西線大空戰的檢驗。反觀日機,卻並沒有比諾蒙坎戰役時期進步多少,機型全都陳舊不堪。

伊爾-2強擊機。航空史上單產量最大的軍用飛機,著名的坦克殺手,是參加遠東戰役的主要戰機之一。

無論數量還是質量,蘇軍都優勢明顯,他們不怕空戰。可是讓諾維科夫感到不解的是,在第一天的空襲中,航空兵們在空中幾乎沒有遇到任何阻礙。

諾維科夫立即下令查明原因。數小時後,他得到報告:“如果不算在哈爾濱、長春、沈陽、大連機場上的零星飛機,滿洲實際上已沒有日本飛機了。”

這就更奇怪了,難道在這一天時間裏,那一千八百架飛機全像肥皂泡一樣地消失啦?

又經過多方查證,諾維科夫終於弄明白,原來日軍大本營為了進行本土決戰,在遠東戰役開始的第一天,就將遠東軍部署在東北的幾乎全部飛機都轉移到了朝鮮南部和日本國內機場。

在對手缺席的情況下,蘇軍完全掌握了制空權,各航空部隊開始為地面進攻部隊提供空中直接支援。

向心進攻

關東軍在東北邊境上的防禦部署上有一個特點,即“東強西弱”。這並不完全是關東軍總司令官山田乙三的有意為之,更多是出於實際需要。

即將發生戰事的內陸面積約有一百五十萬平方公裏,關東軍需要防守的三面邊界長達四千四百公裏。如此寬廣的防禦面積和防禦線,決定了山田不可能有足夠兵力部署於每一個區域,而必須分出重點和主次。

在防禦地形上,除最東面的濱海地區外,從東到西,地障越來越多:北面有小興安嶺、黑龍江;西北面有大興安嶺、伊勒呼裏山的各條支脈;西面不僅有大興安嶺,還有戈壁沙漠。

沙漠、草原和山嶺,都不利於大兵團運動,山田由此推斷,蘇軍將主要從東部實施突擊。既然東部可能是蘇軍攻擊的重點,自然也就是日軍防守的重點。

蘇軍習慣把永久性大型軍事要塞稱為築壘地域。關東軍十七個築壘地域,有四個在朝鮮,一個在北薩哈林(北庫頁島),其余十二個邊境要塞中,有八個直接針對蘇聯濱海地區。

山田在東部防線設置了兩個梯隊的部隊,第一梯隊主要依托於築壘地域對蘇軍的進攻實施攔阻和封鎖。這些地域與當地的原始森林和山地相連接,每一個都深達四十公裏以上,正面寬二十到一百公裏。它們不但可以加強防禦,還能為進一步集中和展開兵力創造有利條件——後面不遠處就是第二梯隊,必要時可以拉上去作戰。

山田認為,有這兩道保險閥,東部防線足可確保無憂。蘇軍高層在討論作戰計劃時,也感到要突破東部防線特別是濱海防線會比較困難。

蘇聯遠東軍此時共有三支主力,分別是外貝加爾方面軍、遠東第一方面軍、遠東第二方面軍。它們計劃分別從三個戰略方向實施向心突擊,其中外貝加爾方面軍自西部的外貝加爾,遠東第一方面軍自東部的濱海,遠東第二方面軍自北部的黑龍江沿岸。

有人建議采用“調虎離山”之計,由外貝加爾方面軍首先實施突擊,將日軍兵力從濱海地區調開。如果這一方案能夠付諸實施,根據幕僚們的計算,大致在戰役開始後的第十天,日軍就有可能將兵力從濱海調至外貝加爾。隨後,遠東第一方面軍便可以從濱海地區順利實施突擊。

問題是,誰也不能擔保日軍一定會這麽做。在內線的東北平原上,鐵路和公路等交通線增強了關東軍各部隊的機動性。針對蘇軍“調虎離山”的方案,山田完全可以在不削弱濱海方向兵力的情況下,從其他方向調撥部隊至外貝加爾。與此同時,在山田采取反突擊措施後,蘇軍在濱海地區的行動也將失去突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