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距離不是產生美(第3/11頁)

陸軍打得如火如荼的時候,飛行員們也正在藍天上展開殊死角鬥。

第十一、二十四戰隊在從野戰機場起飛前,就聽到前線傳來連續不斷的炮擊聲,而且聲音大大蓋過槍彈。如此猛烈的炮火卻並未由日軍陣地一側發出,直覺告訴航空兵們,準備發動奇襲的山縣支隊很被動。

航空隊十分著急,趕緊飛往諾蒙坎上空布陣,並一分為二,第二十四戰隊掩護地面戰場,第十一戰隊負責空戰。

屢戰屢敗的蘇聯空軍這次豁了出去,盡遣戰機出迎。第十一戰隊的戰鬥機總量不及蘇軍,但航空兵通過戰術調整,卻得以在局部建立起了數量優勢,結果三架伊-15被一群九七戰包圍,日機以多打少,幾分鐘內連中三元,上演了空中帽子戲法。

伊-15在近戰格鬥中機動不足的弱點至此暴露無遺,由於能達到的高度和速度相對不足,在遭到九七戰的包圍或偷襲時,立刻陷入前進不能、後退不得的絕境。

十八架九七戰隱蔽在高空雲層中,在看準十架伊-15進入視野後,忽然集體呼嘯而下。“黃鶯”措手不及,被當場擊落六架,一架緊急迫降,但日機跟蹤追擊,連續俯沖,輪番掃射,將這架戰鬥機完全擊毀。

剩余的三架伊-15中,兩架嚴重受損,在前線機場迫降時已經殘廢了,最終只有一架僥幸生還。

給蘇聯人勉強掙了些臉面的是伊-16機群。該機群有一些老到的蘇聯飛行員,知道如何在空戰中揚長避短,而日機在某些方面的設計缺陷也給他們創造了戰機。

九七戰仍然使用老式的固定起落架,在空中飛行時,起落架一直暴露在機身外。這樣,當飛機加大油門後,因起落架受到空氣阻力,使得速度提升較慢。

蘇聯飛行員們緊緊抓住對手的不足,首先把飛機拉到高空,看準日機位置,由上向下進行俯沖攻擊,一擊之後,馬上又憑借相對更快的反應速度,迅速脫離戰鬥。如此保持循環往復,使得第十一戰隊也損失了多架戰機。

盡管伊-16表現尚可,但伊-15輸得實在太慘,加上前面幾輪的連續敗北,迫使在後方督戰的伏羅希洛夫元帥不得不下令,暫停一切空中行動。

噴火坦克

不同於空戰,除指揮所意外遭襲外,蘇軍始終牢牢地控制著地面戰場的主動權。之所以退出742高地,並不是抵敵不住,而是山縣支隊與高地守軍離得太近,西岸炮火有所顧忌,通過回撤,既避免了誤傷自己,同時也可以將善於近戰和白刃的日軍進一步誘進炮火圈。

一天接觸下來,蘇軍已完全掌握了日軍在戰場上的分布和動向。他們決定采取一守一攻策略,即對正面的山縣支隊取守勢,對側背的搜索支隊取攻勢。

1939年5月28日晚22時,蘇軍在河西使用三台大型探照燈,把河東的搜索支隊陣地照得如同白晝一般。接著,外蒙古高台上百炮齊發,迫擊炮、速射炮以及各種大口徑的野炮競相出馬,炮彈如狂風暴雨一般傾瀉在陣地內。

天亮之後,正面防線的蘇蒙軍主力奉命回身川叉,向搜索支隊包抄過來。

處於外圍的日軍騎兵首先中招。在裝甲車的掩護下,蘇蒙軍調集了一個機槍連,共達十六挺重機關槍向騎兵中隊進行橫掃。騎兵們被打得人仰馬翻,潰不成軍。有的騎兵仗著馬快,沖過了火力網,可是到了面前,他們反而傻了眼——裝甲車擋在機槍連前面,人馬過不去。

騎兵退無可退,只好一閉眼,揮著馬刀朝裝甲車亂砍,把裝甲殼砍得叮當亂響。裝甲車當然沒事,而“日本堂吉訶德”們則相繼中彈落馬。

東八百藏見勢頭不對,慌忙下令騎兵向沙丘高地撤退。騎兵跑上了沙丘,居於沙丘背後的坦克中隊卻被蘇軍坦克連給包圍了。

日軍有坦克十二輛,蘇軍坦克連也是十二輛,看上去似乎勢均力敵,然而坦克跟坦克不一樣,蘇軍駕駛的是型號為T-130的特種坦克。

T-130坦克由T-26坦克改裝而成,但與T-26坦克不同的是,它裝的不是加農炮,而是噴火器,俗稱噴火坦克。

日軍坦克兵愣住了,不知道該如何跟對方打交道,他們能做的,就是拼著命發射炮彈,指望能將這些口中噴火的鋼鐵怪獸給打趴下。

噴火坦克,也稱化學戰坦克。T-130坦克系以T-26坦克為基礎,去除了原坦克上的左機槍塔,在右機槍塔內安裝火焰噴射器,而左機槍塔下的空間則設置噴火燃料儲罐。

T-26坦克系列屬於輕戰車,裝甲厚度僅為15毫米,連蘇軍自己對其防護能力都不自信,作戰時必須讓步兵與其配合。可是94式坦克的小口徑機關炮實在太弱,炮彈打到T-130身上,就跟騎兵馬刀砍在裝甲上的效果一樣,至多留個痕跡,有時甚至連痕跡都留不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