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孟關

2月下旬,中國軍隊開始向胡康河谷腹地發動攻擊,第一個目標就是孟關。

孟關的戰鬥中,中國遠征軍新編第一軍全面投入攻擊,新編第38師從左翼,新編第22師從右翼,向日軍展開攻勢。打頭陣的依然是新38師搜索營。

但是最初的戰鬥中,兵精將勇的搜索營卻打得並不順利,一交手就陣亡一個連長。隨後,擔任主攻的新22師也遭到較大損失。

孟關是日軍在胡康谷地西段的防禦中心,經過補充的第18師團在這裏集中主力,利用即設工事嚴陣以待,雙方的戰鬥打得特別血腥慘烈,幾乎每個陣地的易手都要經過反復的爭奪。

日軍步兵第56聯隊第三大隊第6中隊中隊長村田平中尉,在回憶中記錄了當時的一次戰鬥:“2月23日下午2時,接到大隊部傳達來的命令,內容為:第4中隊守禦的‘曉’高地陣地被中國新軍(即新一軍為代表的遠征軍)攻占,令第6中隊速將其奪回。接到命令後,因中國軍炮火熾烈,我即決心發動夜襲,安排部下進行準備。我們等待夜暗來臨,隨即率領兩個小隊向敵軍陣地悄然前進。所謂兩個小隊,這時不過四十余人。敵軍發現了我軍的夜襲企圖,猛烈的迫擊炮彈頓時鋪天蓋地地砸了下來。敵軍的手榴彈也朝我軍飛來,但由於沒想到我軍前進得如此接近,手榴彈多半落在了我軍後方。

緬北戰場上中國迫擊炮部隊堪稱神勇

“這時,我開始大聲唱起軍歌,各個分隊開始應合。這是我們中隊夜襲作戰中的成例,用這種辦法可以最快地在夜暗中明白各自為戰的各個分隊的位置。這樣做也有缺點,雖然我最快地了解到各分隊突襲的準備是否成熟,但也暴露了目標。當時,我正單膝下跪,觀察敵方的火力點,一發迫擊炮炮彈忽然在我右後方爆炸。炮彈的碎片擊中我的後腦,使我翻滾仰天栽倒,當即失去知覺。

“看到這一場景,長崎小隊長大聲叫起來,‘中隊長閣下陣亡了!為中隊長復仇,我們沖啊!’

“在這一聲號令下,中隊的所有成員一起發起了沖鋒,但小隊長也因為暴露目標,臉部被敵軍的手榴彈炸中倒下了。這時,敵軍的一挺捷克式機槍對我軍猛烈開火,第一分隊長小林軍曹投出一枚反坦克手雷,火光一閃中,可以看到那挺機槍連槍帶射手都被掀飛。

“這一夜的敵軍,與以往在中國戰場遇到的很是不同,他們頑強地用自動火器和手榴彈與我軍突入部隊死戰,中隊的很多成員接連被擊倒。盡管如此,我軍越過戰友的屍體仍然搶占了陣地。沖在前面的小林軍曹,就在一挺敵機槍的正前方觸手可及處被擊中,下腹部中彈,他帶傷伸手掀起了槍架。而此時大約十名中國兵從機槍後面跳出來,雙方的肉搏戰開始了.小林軍曹與一名中國兵抱成一團,兩人滾入戰壕,隨著一聲手榴彈的爆炸同歸於盡。

“在小林軍曹身後的幾名士兵沖進了敵陣地,奪取了陣地一角,敵軍終於退卻了。一鼓作氣,剩余的士兵向反斜面的後方陣地撲去,亦將其奪取,但是沒有受傷的士兵,也僅僅剩下了區區四名。這四名士兵尚不忘向空中射出一枚藍色信號彈,報告大隊奪回陣地的消息。”

戰鬥結束後,村田的勤務兵趕到戰場,試圖把中隊長的屍體拖回去,不小心將其腹部撞在石頭上,聽到他呻吟,才發現中隊長村田仍有氣息。村田被送到戰地醫院,到8月才重返戰場。

對於這段描述中,遠征軍依然在使用捷克式機槍,我感到有些疑惑。捷克式機槍,即ZB-26輕機槍,曾大量裝備中國軍隊,性能極佳,是抗戰中日軍評價中國軍隊的三大殺器之一。因為這種機槍故障率低,射擊準確,日軍繳獲到捷克式機槍也往往拿來使用,認為遠勝自己的歪把子輕機槍。但是,遠征軍駐印部隊全部裝備已經美式化,使用的多為美制布倫式輕機槍,而不是捷克式輕機槍。

但是,戰場的情況不能一概而論,抗美援朝後期,中國人民志願軍的武器已經全部蘇式化,依然有一些基層指揮員頑固地使用德式大鏡面駁殼槍,這也是有歷史記錄的。考慮到第一次遠征軍入緬作戰時,新22師曾廣泛裝備捷克式機槍,也許有一些退入印度的新22師老兵仍在使用這種自己用慣的武器。而中國軍隊守衛陣地時廣泛使用的“自動武器和手榴彈”,應該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著名的近戰兵器組合——“沖鋒槍加手榴彈,打近戰金不換。”不過,美式裝備的新編第一軍肉搏戰能力不強,沖鋒槍即使上了刺刀恐怕也不是三八大蓋的對手,所以打成近戰後暫時放棄陣地或為一種比較正確的戰術。事實上根據村田記載,第二天遠征軍就在優勢炮火掩護下再次奪回“曉”高地。為了解決肉搏能力不足這一問題,孫立人後來下令前線官兵每人帶一口砍刀,既可以開路,又可以肉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