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第2/2頁)

如趙參謀長所述,日軍戰術有素,步兵槍法極好,戰鬥力很強,在炮火掩護下打得兇猛異常。特別是一面前進一面用旋回機槍猛烈掃射十九路軍陣地的維克斯裝甲車,給守軍帶來了巨大傷亡和震驚。一二八之戰中,中方擔任正面阻擊的張君燾團(即156旅第6團),戰鬥開始僅僅五個小時即傷亡六百多人,占全團三分之一,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日軍以這種裝甲車當先開路突破中國軍隊陣地時造成的。

幸好,十九路軍部隊的防禦工事遲滯了日軍裝甲車的前進——按照日軍記錄,中國軍隊在鐵路以東的各個路口都拉上了多道帶刺鐵絲網,並用沙袋構築了工事。如果日軍的車輛是履帶式的,這種工事不會形成太大阻礙,但M-25裝甲車是輪式的,所以無法長驅直入,只能在工事前等待步兵清理道路。隨著中國軍隊從最初的驚詫中恢復了勇氣和智慧,這種M-25維克斯裝甲車的弱點就完全暴露了——它的機槍火力缺乏震懾力,而裝甲厚度又不夠。中國軍隊采取將敢死隊預伏於街道兩側,待裝甲車接近用手榴彈炸其行動部分,爾後用輕武器近距離攻擊的方法,有效地遏制了日軍裝甲部隊的攻擊。

讓我們對照1932年出版的《海軍陸戰隊上海戰鬥記》(作者有馬成甫)和中國方面的《淞滬禦侮記》,來看看此戰中具體情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