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商討(第2/7頁)

“那麽,現在我們有了三個肯定無誤的文件交通員。一個被明確認出,可惜死了。這個死了的被發現同國防部高級助理有過密切的人身接觸;那活著的其中一人認定他的接頭人是一個外國人,但不能斷定他的面容。總之,我們抓住了這條線的中間,兩頭沒夠著。”

“非常正確,主席同志。對國防部兩個上校的監視還在繼續。我建議加強對美國大使館那一夥人的監視。”

格拉西莫夫點點頭,“同意。我該去開早晨碰頭會了。繼續擴大本案突破口。你戒了酒,現在氣色好多了,瓦吐丁。”

“我是覺得好些了,主席同志。”他承認。

“好,”格拉西莫夫站起來,客人也跟著站起來,“你真的認為我們的中央情報局同事們殺了他們自己的人?”

“阿爾土寧的死能給他們極大便利。我認為這對我們——我們在這方面的協議是一次粗暴的違犯,可是……”

“可是我們可能是在和一個地位擺得很高的間諜打交道,而他們最感興趣的無疑是保護他。是的,我了解。擴大戰果,瓦吐丁。”格拉西莫夫再次囑咐。

弗利也是已經坐在辦公室裏了。他的桌子上有三個給紅衣主教的膠卷暗盒。下一個問題是把這個該死的東西交給他。諜報活動是一個內在互相聯系的矛盾集合體。其中有的極為艱苦。有的帶來危險使他希望繼續呆在《紐約時報》。但有些又是那麽簡單,他可以叫他的一個孩子去處理。這種想法在他腦子裏經常出現:不是他在嚴肅考慮這個問題,而是有時候喝了點烈性酒之後,在酒力影響下,就沉思冥想埃迪(他的兒子)就能夠拿支粉筆去某個地方去做某種暗號。使館人員常常在莫斯科街上走動,做一些有點異乎尋常的事。夏季裏,他們在紐扣眼裏戴上鮮花,沒有什麽明顯的理由又把它們取掉——於是在監視他們的克格勃人員就焦急地注視人行道,看這個“暗號”是對誰而發的。一年到頭都有人到處閑逛,拍攝普通的街景。事實上,他們幾乎不需要有人告訴這樣做。有些使館人員僅僅是為了要按照美國人的古怪脾氣行事,去驅動那些俄國瘋子。對一個反間諜人員來說,任何事都能是暗號:在停下的汽車裏把遮陽板放下來;一包東西扔在前座上;車輪對準的方向。所有這些手段,有的是故意,有的純系偶然,其效果就是讓“二”字號的人為追究一些根本不存在的事情而在這個城市裏東跑西顛,忙得團團轉。這事美國人比俄國人幹得好,後者組織得太嚴密,不能真正隨意行事。這些事把第二管理局反諜特務們的生活弄得十分悲慘。

可是他們的人成千上萬,而美國派到大使館來的(算上家眷)才不過七百人。

而弗利還得把膠卷送出去。他不知道為什麽紅衣主教總是拒絕采用“死投”方式。那是最為方便的辦法。一個典型的死投物品看起來象一塊普通的石頭,或者其它任何普通而無害的物品,裏面挖空裝上要傳遞的東西。在莫斯科,磚頭最受青睞,因為它主要是一個磚頭的城市,由於工藝很差,到處一樣,許多磚頭都松動脫落了,而它們形式的多樣卻是無窮無盡的。

另一方面,“擦身傳遞”的種類是有限的,而且全靠象橄欖球賽中作三叉進攻的後場隊員那樣,要善於掌握時機。嗯,情報局並不是因為工作容易才分派給他。他自己不能再去冒險。也許他的妻子可以作傳遞……

“那麽,漏洞在哪裏呢?”帕克斯問他的保安長官。

“可能是一百來人當中任何一個。”那人回答。

“那是好消息,”皮特·魏克斯頓冷冷地說,他是聯邦調查局反間諜分局的一個監察員,“只有—百人。”

“可能是個科技人員,可能是某人的秘書,也可能是預算部的某個人——這些只是工程內部的人。另外在華盛頓這兒還有二十來個人對‘茶葉快船’接觸得夠深的,看過這種資料,不過他們都是很高級的人物。”戰略防禦計劃機構的保安長官是一位海軍上校,他習慣穿便服,“很可能,我們要我的人是在內部。”

“而他們多半是搞科技的人,多半是在四十歲以下。”魏克斯頓閉上眼睛。他們生活在計算機裏,認為世界不過是一個大的電子遊戲機。科技界,特別是其中年輕人的問題,只不過是他們生活在跟保安人員所理解和認識的很不相同的世界裏。對他們來說,進步有賴於信息和思想的自由傳遞。這種人為新事物感到興奮,在他們之間談論,不自覺地尋求協作,使思想象實驗室亂糟糟的花園裏的野草似的迅速生長起來。對一個保安官員來說,理想的世界就是,在那裏誰也不要跟別人說話。當然問題首先是,在這樣的世界裏很難做出什麽值得保密的事情來。二者兼顧幾乎是做不到的,所以保安人員被夾在中間,誰都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