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又見猛虎起河東(下)(第5/6頁)

這件事情以後,視在河北勢力極大的公孫氏為仇眥的高覽也不再整日浪蕩,而是幹脆投軍。

而等到黃巾亂後,此人雖然因為戍衛之功得以升遷,卻在聽說公孫瓚將來渤海為任之後又選擇了背離家鄉,入州中為官,前後數年,機緣巧合,最後終於光明正大的與公孫氏在戰場上相會了。

總之,正是因為公仇私怨並有,所以其人在河北作戰,向來奮不顧身,之前在舊瀆如此,今日也是如此——想想便知道了,高明卿此時見到關羽以千人戲耍數萬大軍,最後殺傷無數之余居然要從容而退,又如何能忍?

漸漸淅淅瀝瀝的雨水之中,其人怒從心起,兀自脫下滿是汙泥已成累贅的鐵甲,然後只提一根長矛,便徑直引數十親衛往城門處直撲而來,儼然是要留下關羽!

高覽氣勢洶洶,關羽如何看不到,只是看到對方未著甲胄,沒想到是什麽重要人物而已。不過既然來了,那關雲長也沒理由不戰,只見他不慌不忙,先是下馬將坐騎交與撤退士卒往城中帶去,復又從一城內接應士卒手中取來一矛,自帶親衛上前阻攔。

兩撥人在城前相撞,雙方堪稱正面交鋒,而這時關羽才察覺到來人不凡,復問姓名,才知道是渤海高覽,再加上正面交鋒不比突襲作戰,又各自有數十親衛相從,所以雖然有些強弱分明,但哪裏又能一時能分出勝負?尤其是一方奮不顧身,舍命攻擊,而另一方卻要顧忌地滑雨大,只是想阻攔一時罷了。

而且,便是城墻上的邯鄲守軍有心想放箭,此時混戰在一起,他們也不好插手了。

戰局來到這裏,袁軍上下早已經沉悶到了極致,但隨著雲層漸漸散開,天色漸漸明亮起來,這一幕被瞥見後卻幾乎成為了袁軍上下所有人的翻盤希望!

只要拿下關羽,一切損失都是值得的!而只要關羽從容入城,那今日一戰便是實打實的大敗了!

袁紹親自下令,讓文醜引本部突襲,直取關羽!沮授也親自拔刀督戰,號令親衛連殺十余潰兵,重新組織所部向前,便是沮授更北面的趙寵、鞠義等未來得及參戰諸部,此時聞訊,也紛紛引兵而來……尤其是從張邈降兵中脫穎而出的陳留趙寵,其人乃是有倚仗的,不僅是他的距離次於沮授本部,關鍵是號稱中原勇猛無雙的典韋作為他的鄉人,領一曲最銳士卒,此時正在他麾下。

以趙寵的見識,他還真想不到這天下有人能步戰肉搏勝過自己這位老鄉。

但不需要知道典韋是誰,城墻之上,得到各處匯報說見到如此多人馬匯集的審配便已經窺見了危險,便連連鳴金示意關羽撤退。

關雲長心思縝密,心中更是比誰都清楚,此戰本就是靠著暴雨那一陣完成些許突襲,然後趁亂而退,再拖下去,必然會有危險,但眼前這個高覽勢如瘋虎,又如何能輕易退卻?

不過就在這時,一將忽然自城中縱馬突出,直撲高覽,而地面此時已經完全浸水,便是城前地面也已經濕滑不堪,那匹戰馬極速沖鋒後在城門口復又轉向交戰之處,一個趔趄竟然是直接整匹馬翻倒,然後以幾乎是以砸的方式滑向了正在交戰的二人。

與此同時,地面上的殘留兵刃也瞬間劃開了馬身,血水四溢。

哀嘶鳴之中,這匹馬注定要死的極為慘烈了。

不過,如此一匹大馬直接砸來,關羽和高覽再怎麽糾纏此時也不得不一起狼狽避讓,然後就此分開,甚至其他交戰之人也因此變故,紛紛停手。而關羽分開後,這才發現來將赫然是之前奉命引兵先入城的潘璋,而潘文珪明顯是從急促的鳴金之聲中察覺到了自家將軍潛在的危險,便不顧一切,轉身出城營救。只是此時馬匹失控,其人也被甩在一旁上,掙紮難起,驚得關羽趕緊上前扶住,然後招呼士卒就此撤退。

另一邊,高覽回過神來,見到關雲長已經速速往城門洞中而退,如何能夠心甘?更何況,關雲長雖然體量極大,力氣十足,但此時抱著一人,也終於是讓他瞥見了機會。

於是乎,高明卿心下一橫,復又從地上撿起一矛,便大吼一聲,然後繼續奮不顧身,直接引著親衛試圖追入城門。

“將軍速走,不要管我!”渾身酸疼難忍的潘璋聽到身後叫喊,更是急切不止。

“莫要亂動!”關羽一手扶住潘璋,繼續前行,一手緊握手中長矛,卻是暗中叮囑。“你只回頭去看,待其人到我身後十步,便立即出聲,我自會松手!”

潘璋心下醒悟,便不敢多言,只是奮力扭頭死死盯住追來之人。

說時遲那時快,只不過剛剛一陣子錯愕而已,雙方距離能有多遠?潘璋得到叮囑回頭,便看到對方只在二十步外了,甚至已經有關羽親衛轉身搏鬥試圖阻礙,卻被高覽親兵給擋住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