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世情夢幻復作如斯觀(第2/5頁)

而一陣傷懷之後,眾人相互辭別,各歸家門,修葺房屋整理田地不說,還要采摘野菜以節省糧食,還要拜祭死掉的族人,反正總有要做的事情……至於留在本地又殘存的一些故人們見到自己親舊大規模折返,也分出不少珍貴的糧食接濟,那就更讓人唏噓了。

“子緒,愚兄且問你一件別的事情,”潁陰縣西面與許縣交界處的高陽裏荀氏舊宅中,作為此時荀氏當仁不讓的當家人,荀彧正與一名年輕的本地故舊閑聊。“你既然陰差陽錯留在了本地,而且家在南邊定陵,那還請你誠心與愚兄說,中原這裏局勢到底如何?”

話說,被問到的人喚做杜襲,字子緒,乃是潁川定陵人,今年剛剛加冠。戰亂前,他和陳群陳長文、辛毗辛佐治、趙儼趙伯然,由於年紀相近,家門突出,所以素來並稱……算起來,應該就是荀彧往後面這一代的潁川新一代俊傑了。

當然了,這種戰前的風氣,乃是要同時考慮家門、個人品德的,所以哪怕年紀相仿,這裏面卻並沒有作風任俠、又無人管束的郭奉孝,也沒有當過賊的寒門小子徐元直,甚至有一位文學出眾的繁欽,家門什麽的都不缺,卻因為品評名士只有四個沒有五個的說法,以至於落選,那就更顯得糟糕了。

回到眼前,這一代潁川才智之士,由於之前做主的不是他們而是他們父輩,所以普遍性沒有選擇響應荀彧的號召,以至於遭到了戰禍,父輩也都大部分凋零在了戰亂之中。故此,討董事後,眼見著袁術越來越不像話,他們再去避禍就只能選擇荊州或者徐揚了……但不知道是倒黴還是走運,就在杜襲、趙儼、繁欽這三人相互聯絡,準備通財合家,一起從汝南繞道荊州的時候,忽然間孫堅倒戈反袁了,汝南、南陽一帶淪為整個天下最亂的地方,便又重新留了下來。

如今,見到昔日故舊紛紛返家,他們幾個年輕人自然紛紛出動,盡量接濟一二的。

“在下一個剛剛加冠的小子,如何懂得什麽中原局勢?”盤腿坐在樹下一張破席子的杜襲聞言苦笑。“只能為文若兄講一講在下大概知道的事情好了……”

“說來。”

“如今中原亂局中,共有六位諸侯牽扯其內,所謂三大、三小。三大者,袁術、劉荊州、陶徐州三人;三小者,孫堅、劉豫州、曹奮武三人。”杜襲開口應聲,侃侃而談。“而依在下來看……”

坐在破席子對面的荀彧不由失笑:“子緒且住,如何劉荊州、陶徐州之余便是袁術?劉豫州、曹奮武之余便是孫堅?”

“還能如何?”杜襲撇嘴搖頭。“自然是這二人不得人心。尤其是袁術這人,明明四世三公,正孚中原人望,中原各處,有幾個官員不是他們袁氏的門生故吏,有幾家世族不跟他們袁氏千絲萬縷?”

荀彧微微含笑,並不做評價。

“然而這兩年,他在南陽,同時控制咱們潁川與汝南,並遙控淮南,明明地廣兵眾,民阜貨足,卻不能安定地方,扶危定亂,反而一意索求無度!”得到對方鼓勵的杜子緒越說越憤然起來。“下面的世族、百姓多有餓死,他卻頓頓只飲蜂蜜水;士人們勸他安靖地方,收攏人心,他卻反而信重那些地方上的豪強,乃至於盜匪,並放縱這些人劫掠地方;更不用說,之前他居然派人刺殺了陳國相駱俊駱孝遠了……總之,此人在中原兩年,原形畢露,絕不是一個可以依仗著安定天下的人,反而是個禍亂之源!如今孫堅反他,其人四面受敵,連戰連敗,想來也是天理循環,理所應當!”

“陶徐州、劉荊州又如何?”荀彧不置可否,繼續追問,卻是將孫堅暫時放在了後面。

“陶徐州、劉荊州二人,一個以嚴而剛聞名,一個以寬而柔聞名……”杜子緒稍稍平復了心情,繼續答道。“但總歸能安定地方。但陶徐州遠在東面,只是透過支援劉豫州加入亂局,本身並無直接介入的意思;而劉荊州,畢竟就在襄陽,若是將來袁術覆滅,或許可以倚仗……但卻又要小心孫堅。”

“孫文台如今是何姿態?”見對方句句不離孫文台,荀彧也只能順著對方先問了一下此人。“袁公路索求無度,他反戈一擊,豈不是正應人心?為何你一直厭煩?”

“孫文台武略甲於中原。”杜襲也跟著認真起來。“當日他助袁術時,袁術在中原無人可擋,如今他反袁術,袁術也一敗塗地……而到上月為止,其人已經攻破汝南大部,正在進軍南陽,氣勢確實如猛虎進食,實在是中原風頭無二之人。然而,其人武人作風,卻不得人心……昔日助袁術所為的那些事情,豈是他一朝反復便能抹去的?今日為政粗疏,只是一味用兵用強,也是須臾改不掉的,所以郡中上下,多厭棄於他僅次於袁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