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定奪(第5/7頁)

眾人一時無言。

“盧公說的好!”一片沉寂之中,又是趙忠忽然言道。“既如此,就當把這跋扈將軍檻車入洛,以示中樞不可欺!”

眾人一片無語,而盧植雖然死死的盯住了趙忠,卻終於是無可奈何。

“子幹,”楊賜環視四周後,也是適時開口。“我們不是不懂得你為人師者對學生的期許,但是私心歸私心,國事歸國事,如今是你教學生的時候嗎?文琪雖然行事有些操切,但如此情景下,懲戒他一人斷不可為……懲戒他,要不要懲戒同在前線的劇騰?要不要懲戒他的直屬府君高焉?兩郡兵馬盡皆受他統屬,要不要一並懲戒?塞外五郡俱受高句麗夷奴,是不是也都要懲戒?朝廷給高劇二人封了候,又怎麽可能拉下這位軍中主將呢?‘非功不得候’,仗是誰打的?”

盧植心下黯然……其實,這正是他難以接受的地方!

作為一個幽州出身還親自剿過匪的人,他盧子幹怎麽可能在意什麽夷人發不發為奴?儒家經典裏也沒有那本書教他要把戰俘供起來當祖宗。

他在意的是,公孫珣居然可以以一名縣令的身份輕易調度兩郡兵馬攻打高句麗,而且還能戰而勝之,還且還能在戰後拿出戰利品去拉攏整個塞外五郡的民心。

這些舉動,或許眼前的一眾帝國中樞精英都能想得到其中的不妥,但卻又都覺得不太在乎……畢竟,又有誰能如自己這般清楚,自己的這個學生是個無君無父之人呢?!

公孫氏本就沿著渤海周邊多有分布,安利號更是如此,而公孫珣這個無君無父之人到了遼東後反而是如魚得水……遼東五郡,他嶽父執掌兩郡,從他能夠調動遼東玄菟兩郡人馬去攻打高句麗來看,怕是這兩郡也能被他輕易擺布,而偏偏他又是個極有本事的人,一萬打一國,愣是能滅其國亡其種!

若是萬一天下有變,這廝起了野心,那一舉席卷整個塞外怕也是輕而易舉吧?到時候,他盧子幹算是什麽?!

將來有一日,後世青史昭昭,他盧子幹當日刻意所為又算什麽?!

哪怕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難道就能問心無愧嗎?!

一念至此,盧植當即就在尚書令的公房中豁然起身,他的身高在這麽一圈人中簡直是鶴立雞群……當然,若是嵇康能知道此事的話,必然會樂意將這個比方拱手讓出來的。

“封侯可以!”盧植掃視房內眾人一圈後厲聲應道。“但一碼歸一碼,身為尚書台吏部曹尚書,我絕不會再放任這小子肆意妄為!”

“盧公的意思是……你要調文琪入洛?”劉陶當即一怔。“就近管教?”

“不可!”

“不行!”

曹節與趙忠幾乎是齊聲駁斥。

“還嫌上次鬧得不夠嗎?!”趙忠毫不客氣的瞪住了身旁的楊賜。“楊公也是這個意思嗎?”

楊賜冷眼看了對方一下,卻沒有吭聲……他是帝師,而且年齡擺在這裏,若是曹節發問他還會回復一下,一個還沒正式接管內廷權柄的趙忠並不足以嚇到他。

“袁公,”曹節果然也開口了,卻是對著袁隗說的話。“陽球已死,你們現在又看中公孫珣這把利刃了嗎?”

“曹公放心,絕無此事。”袁隗低頭應聲道,然後復又轉向了自己妻子的師兄。“子幹,此事不妥!”

站在那裏盧植居高臨下的看著屋內眾人,似乎早有預料:“那也不能讓他繼續呆在遼東!”

“這倒無妨。”

“立下殊勛,本就該有所升遷……”

“也不必升遷!”盧植冷冷言道。“封侯足矣!”

“焉有不是兩千石的君候?!”崔烈一個路人都聽不下去了。“盧公過激了。”

“年紀太小,焉有弱冠的兩千石君候?”

“盧公,”劉陶也是無奈勸道。“以文琪當日在彈汗山的功勞,其實早就已經可以封侯了,當時便是覺得他年輕,然後有所壓制……但你這是何苦呢?壓得了一時,壓得了一世?他今年二十有三,你壓上兩年,等到二十五,還能不給他兩千石?!洛中各公族、侍中子弟,哪個不是年紀輕輕便兩千石,與文琪的功勞比起來,他們算什麽?!”

“是啊,世出名門,拜得名師,又是如此功勞,若還做不得兩千石,何以服天下人?!”崔烈也是再勸。

“天下不得兩千石者,只是一個公孫珣嗎?”盧植咬牙駁斥道。“如何便服不了天下?等他二十五再做兩千石又如何?”

“其實不妨做個邊郡都尉,過渡一下。”曹節倒是又笑呵呵了起來。“此職務不顯,等過兩年再履任正職。”

“做個襄平令便能滅了高句麗,若是做了邊郡都尉豈不是要再打一遍彈汗山?”盧植不由冷笑。“依我看,繼續做兩年縣令便可,去趙國做個邯鄲令就很不錯,等到了二十五歲,再從內地郡國的都尉做起,若是依然出色,我又豈能阻他在三十歲前做得一任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