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七章 奇謀

“……”

聽到王轍從東湖帶來的最新消息,韓謙坐在大帳前的石凳上,眺望夜穹之上的星辰,久久不語。

“韋群趕到金陵,上過國書之後,除了派人前往楚州遊說外,這兩天還拜謁李長風、周元、壽王等人甚勤,我們推測所謂的聯軍伐梁方略,其根本目的還是想說動呂輕俠那邊動用柴建所部聯軍進攻關中……”高紹也帶著軍情參謀司初步分析過的結論。

韓東虎與從河朔歸來後到侍衛騎兵營任高級侍衛武官的霍厲,將隨行攜帶的地圖鋪開來。

楚軍目前有四個區域與梁軍接壤。

從東往西,第一個區域乃是淮東兵馬負責的淮河下遊防線。

第二個區域則是棠邑軍負責的淮河中遊防線。

第三個、第四個區域分別是襄北軍負責淮河上遊及南陽方城防線,以及襄北軍柴建所部負責的秦嶺荊子口及淅川防線。

柴建所部對應的梁軍,則是商州武關守軍。

韓謙此前的奏折雖然被留中了,沒有公開出來,但韓謙的立場、態度早已經表明,相信蜀國潛伏在楚地的眼線,也不難看出一些端倪來,也不難想象韋群持國書出使大楚後,派人去了楚州,卻沒有派人到東湖來聯絡。

而淮河上遊李知誥率部圍困羅山城,還沒有攻陷,目前與守軍正陷在僵持之中。

李知誥與溫博用兵都極穩健,溫博不降,李知誥不想所部傷亡太慘烈,在守軍糧盡彈絕之前,也不會輕易率部強攻;而即使這一路會有變數,但韋群出使大楚,也不會對沒有明確的目標寄以太大的希望。

楚軍真正能大舉出兵伐梁的路線,一是信王楊元演率淮東兵馬渡過淮河,攻略徐泗地區,這本身也是信王楊元演一直正積極謀劃的事情;一是柴建出兵進攻武關,當然也可以從荊州張蟓處借用一部分兵馬。

而對蜀軍來說,就是從梁州出兵北上,進攻關中的西南及南部地區。

站在蜀軍的角度考慮,梁國目前已經陷入四分五裂的狀態之中,韋群這次過說服淮東兵馬渡淮河北攻徐泗,對梁國其他地域的關聯影響甚少,更多是在大楚內部促成主張伐梁的大局,但能說服楚廷令柴建進攻武關,則真正能有效的分擔他們出兵北上的軍事壓力。

這才應該是韋群此次使楚的重中之重。

此時梁帝雖然在關中還擁有六萬兵馬,但一方面要防止魏州叛軍從函谷關出兵進攻潼關,一方面要防止蒙兀騎兵沿汾水河谷出兵進攻河津等地,這時候倘若楚蜀聯手從南部進攻關中,這樣的消息對梁軍來說,也未免太慘淡了。

而很顯然,這並非韓謙堅決勸諫就能阻止的事情。

甚至大楚不出兵進攻武關,蜀軍在梁州能集結五六萬精銳從褒斜道、子午道等隘口進攻關中,也夠梁軍吃一壺的。

雖說這些年他們與長鄉侯王邕一系暗中保持密切的聯系,但他們即便能對長鄉侯王邕施加影響,但王邕能勸阻蜀國君臣放棄眼前奪取關中地區的良機?

更何況蜀國此時遣韋群出使大楚,誰知道背後有沒有灌江樓使人慫恿的因素在內?

韓謙想到這個問題,馮繚、高紹他們也想到這個問題。

“倘若蕭衣卿、王景榮派人進入蜀國撮合,其人又隨蜀使韋群進入金陵密見呂輕俠等人,聯軍進攻關中之事,怕是很快就會成行。”馮繚蹙著眉頭說道。

楚蜀雖然大體能和平共處,但兩國聯軍進入同一個地區,涉及太多復雜的層面,通常說來,談判及籌備會需一段不短的時間,再加上他們這邊暗中扯扯後腿,說不明能讓梁帝抓住時間差先打通西出函谷關的通道。

而只要梁軍能重新控制河洛及汴京地區,徐明珍及司馬潭的態度就有可能發生轉變,重新變成大梁的忠臣孝將,那樣的話,梁帝朱裕手裏能用的籌碼就多了。

而倘若蜀軍此時這所動了奪取關中的念頭,是蒙兀人或者直接說就是蕭衣卿、王景榮在背後所慫恿,那暗中一直跟灌江樓有勾結的呂輕俠等人在金陵暗中推波助瀾,楚蜀聯軍進攻關中之事,可能在一兩個月時間之內就會發動。

柴建那邊甚至只需要得到呂輕俠的授意,就可以直接對武關發動進攻。

“明天天一亮我們就回東湖!”韓謙沉吟好一會兒,便霍然站起來,跟馮繚他們說道。

眼下的形勢太過錯亂復雜,他不得不提前中斷巡視州縣災情的行程,叫韓東虎他們做好準備,天一亮便啟程趕回東湖去。

……

……

一路無言,韓謙趕回東湖時正好是重陽佳節,已經是秋高氣爽時節,也許再有個把月,今年的第一波寒流就要從北方湧來了。

一路奔波疲憊,他匆匆洗了一把臉,便下令王轍,著他將羈押在東湖將近半年的梁朝承天司都虞候沈鵬以及雲和公主、趙慈三人帶到他日常處理事務的硯池閣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