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贖人

韓謙留馮翊、孔熙榮在宅子裏用早餐,日上梢頭時,楊欽、馮宣等人從貨棧那邊跑過來請安。

這時候在晚紅樓快活了一宿的高寶、馮璋也都回來了,眼袋深重,腳步輕浮,想必是昨夜都沒有好好休息,但精神都還是好,畢竟精力充沛,卻是伺候他們的姑娘遭了殃。

走進院子,楊欽疑惑地問道:“巷子口有三四十人刀甲皆備,眼神皆是不善,要不要我從貨棧調些人手過來?”

“沒什麽事情,天子腳下,他們真還敢拔刀殺人不成?”韓謙哂然一笑,無視宅子裏的狀況,只是問楊欽、馮宣他們貨卸得怎麽樣了。

馮翊、孔熙榮汗毛都豎起來了,他們沒想到幾名家兵並沒有回去,府裏還派出更多的人堵到蘭亭巷來,看來今日是非要將他捉回去。

韓謙將碗裏最後點稀粥,就著鹹鴨蛋吃下去,心滿意足的拍拍肚皮,將那柄刀刃崩出一粒口子的直脊刀系到腰間,跟趙庭兒、奚荏說道:“我們先去跟殿下會合!”

船隊在城內不能張帆而行,速度會很慢,韓謙還是帶一部分人先去跟三皇子會合,然後騎馬出城去屯營軍府。

這樣的話,他們午前能趕到桃塢集還能處理一些事情;而船隊一切順利,也要拖到午後才能趕到桃塢集。

範大黑陪同楊欽、馮宣他們押船走水路,林海崢、高紹、田城、趙無忌等人簇擁著韓謙牽馬走出院子裏。

額外還備了一輛馬車給趙庭兒、奚荏二女乘坐,匠坊那邊積累下一堆事,需要趙庭兒、奚荏陪同韓謙在山莊住幾天處理。

韓謙他們策馬往巷子口走去,堵在巷子口的三四十人卻沒有讓道的意思,為首一名三十歲左右的青年,騎在一匹白馬之上,盯住韓謙等人。

“大兄,殿下有召,我去過臨江侯府,要是殿下那邊沒有什麽吩咐,我便回府去……”馮翊有些底氣不足地喊道。

韓謙此時才是第一次見到馮文瀾的嫡長子馮繚,看他略顯狹長的臉頰,確與馮文瀾有幾分相肖,身穿便服,腰系長刀,不像馮文瀾那麽陰鷙,也更顯得英武挺拔。

馮繚在大楚初創時,作為馮氏子弟就被選入侍衛親軍,之後隨天佑帝討伐越王董昌,後來天佑帝為了加強對征服地區的控制,將馮繚及侍衛親軍裏一批通習筆墨的武官留在地方任職。

馮繚在地方歷練數年,歷經令史、縣丞等職,出任海塘縣令也有兩年多時間了,韓謙沒想到他這時也在金陵,不知道他是臨時回金陵述職呢,還是說另有任用。

與李知誥、柴建等人一樣,馮繚才是馮家重點培養的接班人,而他無論是在侍衛親軍任職,還是到地方上任職歷練多年,身上確實有著令人難以對抗的沉穩氣度。

馮繚卻是沒有理會馮翊的解釋,眼睛盯住韓謙,問道:“我要怎樣,韓大人才能將馮翊、熙榮放回去?”

韓謙默坐在紫鬃馬的馬背上,沒想到馮家公然要從他手裏“贖人”,也不想過深的牽涉入爭嫡之事中。

雖然他成功護送父親出仕敘州,但一路的曲折及兇險傳回金陵,也令更多的人心生畏懼,生怕跟臨江侯府有太多的牽涉。

韓謙盯著馮繚暗暗打量,心想馮繚在軍中、在地方都有歷練,經歷過很多的仗勢,即便他帶著這麽多人堵住巷子口,未嘗沒有馮府做戲給寧安宮看的意味,但也不可能輕易唬走。

“我剛剛想在殿下跟前,為馮翊、孔熙榮請下捉錢令史的職缺,馮兄你帶著人堵在巷子口,實在是叫我難做人啊!”韓謙抓住韁繩,打了個哈哈跟馮繚說道。

“捉錢令史?”馮繚疑惑的打量了韓謙幾眼,但也只是沉吟片晌,便點頭說道,“這差事不難辦,他們倆也應該能辦好。我祖母有兩天沒有見過馮翊跟熙榮,想著他們兩個,韓大人要沒有其他事情,那就請讓馮翊、熙榮跟我先回去吧。”

韓謙這才牽住韁繩,將紫鬃馬撥到一邊,讓開道,叫馮翊、孔熙榮過去。

“我們應不會有負殿下。”馮翊與韓謙錯身而過時,壓著聲音說道。

“只要你們有這個心思,我敢保證殿下也不會負你。”韓謙笑道,示意他們先回去。

“少主,你跟馮家大兄談的是什麽條件?”趙庭兒看著馮翊、孔熙榮隨馮繚而去,都沒有猜明白韓謙跟馮繚簡短的幾句話,到底代表怎樣的意思。

韓謙輕嘆一口氣,隔著車窗子跟趙庭兒解釋捉錢令史是怎麽回事。

前朝初創時戰爭亦持續三四十年,財稅枯竭,百官俸祿都無著落,雖有與民爭利之嫌,太宗還是在諸部司衙門及州縣設立公廨本錢,並委任捉錢令史孳息謀利,以補官用不足。

前朝到中後期,則將公廨本錢合並到常平倉之中,於州縣及通衢要津之地設常平倉及吏員,賤買貴賣天下貨殖,平準物價的同時,也以此牟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