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9章 營門血戰(第2/4頁)

晉軍自然不是什麽一觸即潰的對手,石閔雖然本身勇武異常,但也沒有信心能夠每戰必勝、擊潰成千上萬、源源不斷的晉國大軍,況且他也沒有這個必要。

眼下的他,是欠缺一個顯赫的戰功撤回國中,而對面突然出現的那名晉軍重將則讓他看到了機會。

若能將那名晉軍將領斬殺或是俘獲,絕對是大功一件,若能因此造成這一方面晉軍的崩潰那就更好不過,他正好可以順勢南掠臨清,奪取晉軍存放在那裏的大量資用,除了大功之外,自身實力也能得於倍增。

即便是不能順勢攻取臨清,單憑他擒殺晉軍重將的大功,也足以向國中彰顯功績,還能以戰損過多為借口請求返回信都休整,避開正面戰場與晉軍的交鋒從而保全實力。

當然,他也不是沒有想到對面突然出現這樣一位高級的將領,晉軍兵力肯定有所增益。但眼下新勝之際,士氣正是雄壯,沒有道理退縮不前。跟成功之後巨大的收獲相比,這一點險絕對值得冒!

對面晉軍陣勢鋪設迅速,已經有約莫兩千戰卒集結成陣,當下所展露出來的兵力已經超出了此前交戰多日對晉軍兵力的了解,可見晉軍的確是增兵了。

不過眼下石閔氣勢正壯,對此混不在意,當先而出,麾下數百精騎景從追隨。可是他們距離對面晉軍軍陣還有幾十丈的距離,對面的晉軍士卒已經開始勁弓攢射,密集的箭雨烏雲一般向此鋪射而來!

饒是石閔豪氣幹雲,也不敢小覷晉軍箭陣之威,晉軍械用之強天下聞名,在這樣的距離上仍有三矢之力,他哪怕再怎麽悍勇,終究還只是血肉之軀,就這麽直沖向前,只怕未到半途便要被射成刺猬。

因是他連忙轉馬側行,堪堪避開晉軍正面箭陣,由左翼方向繼續保持向晉軍營門沖殺。

兩千人的步卒戰陣鋪設於平地上,自然不能擺出多麽宏大渾厚的陣勢,而事實上這兩千人的戰陣也只是堪堪覆蓋住了正面數丈方圓。一千人的弓弩手居在正中,兩翼則各置五百刀盾步卒。

羯軍於此不過兩千余名騎眾,其他的騎兵兵力還留駐廣平監望晉軍各處營戍。此前交戰出擊者約有千數之眾,隨著石閔下令全軍出擊,又有一千多名騎兵隊伍沖出羯軍營地向晉軍營陣沖來。

這正面戰陣沖來的千數騎兵成功吸引了晉軍弓弩正面火力,而側遊到陣型左翼的石閔此際也接近了晉軍的營防。營房內雖然也有晉軍留守卒眾,但發射出來的流矢卻遠遠不及正面戰場那麽強大。

石閔所率數百遊騎在避開正面的攢射之後,於戰場上繞出一個弧度,之後便緊貼著晉軍營壘之外那一道拒馬防線直向晉軍左翼的刀盾戰陣沖去。

晉軍結陣並不緊密,一伍之中斬馬刀、大盾、刺槍、步槊、臂弩等器械層次分明,分工井然。羯軍遊騎沖來之際,先以馬弓流矢撼動陣型,但效果卻微乎其微,甚至石閔所用近乎兩石強弓勁矢都僅僅只是深沒於那牛皮大盾上,雖然幾沒翎羽,但終究沒有造成實際的傷亡。

晉軍刺槍長達兩丈,近乎一個小型的拒馬樁,長近三尺的鋒芒啞暗無光,但誰也不敢懷疑其鋒銳。

整整一百杆刺槍遙遙探出前陣,也讓羯軍騎兵們在欺近戰陣時不得不調整沖鋒的方向,這便極大的降低了沖鋒的速度。但若不躲避那刺槍鋒芒的話,多有戰馬直接撞在刺槍前端的尖刃,或是馬頸洞穿,或是馬腹剖裂,血水內臟濕淋淋的一團灑落!

石閔神力無雙,悍勇無匹,尚可憑著手中勾戟直接砸飛晉軍前陣刺槍,但是身後卒眾們卻無這種驚人的神勇,馬首稍作撥轉,速度已經降低下來,再向前沖之際,便迎上了晉軍的斬馬刀,那長及半丈的刀鋒悍然劈下,無論人馬俱難幸免!

但就算是僥幸有前陣羯卒擋下了這兇悍一刀,大槊卻又毒蛇一般的探出。羯軍士卒即便是有著戰馬沖勢的加成,但手中簡陋的長矛又哪裏比得上堅韌的大槊,或是有人格擋、側身避開這一殺招,耳邊旋即就會聽到颼颼奪命嘯聲!

晉軍刀盾戰陣中所配備的臂弩,較之弓弩陣中要小巧得多,操作靈活、三矢連發,熟練的士卒可在十息之內連發九矢,為了保證這種靈便,所用箭矢長不盈尺,幾乎就是一頭鋒銳的鐵芯,一旦距離拉開,無論精準度還是射程都無從保證,但在彼此幾近肉搏的這種貼身距離上,則就是十足收割人命的利器!

石閔用勾戟砸開了刺槍,順勢壓低了刀芒,同時砸碎了那硬殼大盾,甚至就連斜挑向肋間的大槊都用臂肘隔開,飛矛刺穿了弩手,呼吸之間便擊破了這一伍小陣,但是視線瞥向側方,臉色卻是陡然一變,因為除了他之外,與他一同沖在最前陣的數十部眾,幾乎盡被晉軍這小陣虐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