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5章 遼事盡付(第3/3頁)

他是親眼所見中原物勝繁華,遠非遼地可比,往年是因為沒有穩定的渠道,也只能甘於貧苦。可是現在一條渠道就擺在眼前,若能由他主持瓜分其中所產生的利潤,他能因此撬動起來的人、物資源之大,足以讓他的處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所以哪怕明知道這是一個餌,慕容恪也必須要吞下去,即便內中藏毒,再差也差不過眼下這種全無自保之力、任人魚肉的處境!

而想要達成這一目標,則必須要讓遼地和淮南保持一個良好的互動關系,所以慕容恪一面表態一定傳信勸告父親嚴懲涉事之眾,一面飛快在心裏勾勒起整個計劃。

慕容恪的表現,正是沈哲子想要的結果。其實自從宣帝司馬懿伐遼滅燕之後,整個中原對於遼地內部的形勢都是不乏陌生,及後南渡中興,到現在為止,沈哲子麾下找不到一個通曉遼事的人才。與其病急亂投醫,不如借一個通曉遼事的人才來用。

慕容恪能夠影響到其父的決斷行為那是最好,就算不能,沈哲子也沒有什麽損失,無非更加快速平定江東局勢,然後不作停留北歸鎮軍,或許還能作態讓石虎判斷出錯,順便再挖一個坑。

會見慕容恪之後,沈哲子也來不及休息,很快梁郡又有緊急軍情傳來:江東已得確鑿消息,皇太後薨於建平園,褚翜南逃宣城,而梁郡的蕭元東得訊之後無暇請示,業已奉請武陵王掌軍南下奪取歷陽。

得知這一消息後,沈哲子內心也是震撼有加,他雖然已經極力設想皇帝和皇太後的處境不妙,但卻沒想到居然會嚴重到皇太後都死在這一場動亂中。

於是沈哲子又快速召集一眾屬官,綜合各種消息稍作討論,最終決定不再坐等所謂的明堂詔命,雖然並不正式出兵,但要派遣一路使者,將王氏遺孤王混並郗曇送過江去。而在選擇正使的時候,庾彬則主動請纓,率領一部分使者先行過江。